国庆节假追峰逐浪嘉陵江

发布时间:2022-10-09 作者: 秦永 曾适 马玉婷 编辑:党群办公室 打印

受强降雨影响,嘉陵江支流渠江来水快速增加,10月5日22时,长江委水文上游局合川分局罗渡溪水文站流量涨至15600立方米每秒。根据《长江干流石鼓至寸滩江段和流域重要跨省支流洪水编号规定》,达到嘉陵江洪水编号标准。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10月5日22时正式发布:“嘉陵江2022年第1号洪水”在嘉陵江支流渠江形成。

——近三年嘉陵江编号洪水速览

2020年,嘉陵江共发生两次编号洪水,第一次发生在8月12日,第二次发生在8月16日,两次编号洪水仅仅间隔4天。

2021年,嘉陵江共发生三次编号洪水。第一次发生在7月11日,第二次发生在9月6日,第三次发生在10月5日。

水文人与洪水打交道,既是过招,也是相约。无论洪水来得早还是迟,或是来还是不来,长江上游水文人至始至终,用心以待,防意如城,情系安澜。

嘉陵江2022年第1号洪水前后,10月4日22时许,嘉陵江武胜站洪峰水位214.96米,距警戒水位9米多,涨幅约5米,实测最大流量4030立方米每秒。

10月6日9时许,渠江罗渡溪站洪峰水位219.69米,超警戒水位0.69米,涨幅约15米,相应流量接近17000立方米每秒。

10月6日20时许,嘉陵江北碚站洪峰水位188.93米,距警戒水位5米多,涨幅约13米,实测最大流量18000立方米每秒。

虽然总体汛情较往年来说,并不算太大,但上游局内外业职工那股子义不容辞、闻汛而动、严肃对待的认真劲儿,是可敬可爱的生动模样。

——武胜站“不约而同”的国庆秋汛

武胜水文站武胜水文站设立1940年5月,位于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中心镇水文村, 1981年7月15日发生建站以来最大洪水。

武胜水文站(2016年拍摄)_副本.jpg

武胜水文站(资料图片)

去年10月6日,武胜水文站发生罕见秋汛,最高水位超警戒1.79米,实测最大流量19200立方米每秒,是 1981年以来武胜站过境的最大洪水。

今年,长江流域发生罕见的高温及旱情,长江上游干支流来水普遍大幅减少。从入汛到国庆前夕,武胜水文站一直没有发生明显的汛情过程,往年的防汛变成了抗旱。但武胜站职工始终没有放松警惕,防汛和抗旱,两手准备、两手抓实。

2_副本.jpg

武胜站夜测洪水流量

天要下雨,洪水该来总会来。10月3日晚上,武胜站接到上游局洪水预报,合川分局职工以水文人特有的敏锐,迅速组织动员,进入防汛工作状态,连夜向武胜站增援人员和物资力量。洪水来去匆匆,从接到预报到出现洪峰,仅有24个小时左右。虽然已是深秋,大家连夜监测,不断上下往返30米高差的站房和缆道操作房,常常是汗流浃背,有时也累得气喘吁吁,工作场景既严肃紧张,也生动活泼。期间,施测缆道流量6次、单沙6次、输沙4次、颗分4次,各项水文资料完整入囊,齐心协力跑赢了洪水。

——徒步赶往罗渡溪站

渠江罗渡溪水文站,始建于1953年6月,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罗渡镇河街。2011年,渠江流域发生有实测记录的最大洪水。

罗渡溪站地处乡村,发生超警以上的洪水,进出水文站的公路常被淹没,水文站形成“孤岛”。防汛测报支援人员携带设备物资,徒步翻山越岭,一番辛劳地赶到水文站。

罗渡溪水文站-1(2016年拍摄)_副本.jpg

罗渡溪水文站(资料图片)

3_副本.jpg

洪水淹没公路,支援人员穿过乡间小路赶往罗渡溪站

进站悬梯.jpg

公路淹没,职工通过悬梯进出

今年9月以来,渠江上游连降暴雨,罗渡溪站接连发生三次明显汛情过程,加之受到上游水电站调度影响,水位常是陡涨陡落。

罗渡溪站现有4名职工驻站观测,平时还抽出人员和精力,参加合川分局社会服务工作。站长是一名老党员,他和另一名临近退休的职工,长期坚守水文站,让年轻职工有时间承担分局安排的更多任务。整个9月和10月上旬,两名老同志基本没有请假和休假,任劳任怨,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特别是老站长,很能吃苦,非常认真,总有时时放心不下的那种责任感,许多事亲力亲为,干在前面,对年轻职工言传身教。设备检查、夜间测量、排查故障,哪里有问题,哪里能看到他的身影。大家笑赞他:”既是宝刀未老,又是老当益壮!”他还有一年就退休,最大愿望就是年轻的接班人快点到位,多给他讲讲罗渡溪站的抗洪故事,把这里的好传统坚持下去。

6_副本.jpg

利用浮标法监测流量

4_副本_副本.jpg

罗渡溪站接连走高的三次汛情

嘉陵江这次编号洪水,渠江是最大的“角儿”,也是罗渡溪站今年入汛以来的最大洪水。进出站道路被淹没,分局支援人员穿越乡间小路,徒步及时赶到水文站。

罗渡溪站的洪水江面,漂浮物非常多,常遇到整棵大树缠绕铅鱼采样器。流量监测往往需要较多协助人员清除漂浮物。全站四名职工和分局支援人员同上阵,连续开展浮标法、比降面积法等同步观测。虽然事无巨细,但一样也不马虎,一件也不落下。

本轮洪水期间,罗渡溪站开展缆道流速仪测流10次、同步开展比降水位观测2次、高洪浮标法观测流量2次;测量单沙21次、断沙7次、颗分4次,超警戒洪水测报圆满收官。

——精益求精,北碚站算好嘉陵江出口“洪水账”

嘉陵江干流洪水,叠加支流渠江洪水,嘉陵江出口后进入长江的洪水账,怎么算、是多少?担子交给了北碚水文站。

北碚水文站始建于1939年4月,位于北碚区龙风桥街道白庙一村,建站以来最大洪水发生在1981年7月。

2021年积极创建全国示范水文站,北碚站综合环境、软硬设施、技术装备等提档升级,焕发出新的精气神。今年以来,北碚站着力打造“全要素、全时段、全自动”水文监测站,安装了在线水温、在线泥沙、侧扫雷达等在线监测设备。

北碚水文站(2007年左右拍摄)-2_副本.jpg

北碚水文站(资料图片)

7_副本.jpg

连夜监测1号洪水

面对备受关注的嘉陵江2022年第1号洪水,北碚站沉心静气,胸有成竹,底气来自日常的未雨绸缪。只有平时举足轻重,方能临阵举重若轻。

全站职工摩拳擦掌,精神抖擞,一边抓紧收集各项水文资料,一边抓紧开展新仪器试水,安排实习的新职工在防汛测报一线实战历练,学习和感受长江水文优良传统。

本轮洪水,北碚站用缆道流速仪法施测流量9次,开展单沙测量29次、输沙14次、颗分5次,把嘉陵2022年第1号洪水这笔出口水账,清清楚楚地交给了长江水情的“大算盘”。

——内外联动与前后呼应,护送嘉陵江1号洪水平顺入库

1.jpg

水情预报作业

水文预报是防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国庆假期,上游局水情预报室一派忙碌,电话声、报数声、键盘声、讨论声此起彼伏,有迎接今年第一次编号洪水的小兴奋,也有防汛战斗的谨慎重视。上游局领导到水情预报室带班,详细了解相关站点实时水位、流量、涨幅情况,指挥调度内外业预报监测,要求大家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底线思维,严格落实防汛责任、防汛纪律、防汛措施,密切关注流域水雨情和水利工程调度情况,滚动发布预报,完整准确监测,抓好安全生产,备好应急之策,按照程序和要求做好防汛提醒与信息报送。

嘉陵江洪水在重庆朝天门汇入长江后,江面变得开阔,汛情量级随之减小了许多。寸滩水文站没有放松警惕,在国庆假日有序动员,积极应对涨水过程。10月7日凌晨,寸滩站洪峰水位169.95米,距警戒水位10余米,涨幅8米多,实测最大流量近22000立方米每秒。

1.jpg

至此,嘉陵江2022年第1号洪水,平顺通过重庆主城区和寸滩水文站,进入长江三峡工程库区。

星光不问赶路人。当前汛期还没有结束,全年也只剩下两个多月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时不我待。在长江委水文局坚强领导下,上游水文人将再接再厉,勠力同心,拼搏进取,确保今年安全度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圆满收官。


责任编辑:党群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