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雪域高原上的温情汉子

稿件来源:工人日报 发布时间:2017-02-07 作者:邹明强 聂颖 打印

——长江委水文上游局巴塘水文站站长蒲政平工作纪事
2.jpg

图为蒲政平在观测水位

性情忠厚,为人谦和的蒲政平,脸上露出憨憨的笑,记者和他握手时,他不好意思地伸出皲裂的双手,嗫嚅地说,常年和雪水打交道,太粗糙了,怕硌着人。

蒲政平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上游局巴塘水文站站长。

1980年,年仅19岁的蒲政平来到川滇交界的华弹水文站,子承父业,结缘水文。

1992年,蒲政平从石鼓站调至巴塘水文站。在金沙江边上这个汉藏一家亲的水文站,一守就是24年。

巴塘站地处藏区,测站还有两个藏族职工;地处川、滇、藏三省区交界处,虽属四川管辖,但离成都有900多公里,而离云南香格里拉只有400公里。在偏远的西部高原上,在蒲政平去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巴塘站前不靠村、后不靠店,站上的一切生活用品都要到30公里以外的巴塘县城购买,没有交通工具,只能等候过路的货车,运气好的话就可以顺带着坐货箱搭乘一段,不过很多时候都要等上好几天才能碰到一辆车,更多的时候只能以酱油和豆瓣做菜。

有一次,一位藏族职工突然胃出血,可老人的儿女又不在身边,当时已是深夜,周围都找不到车,蒲政平骑上自行车,在黑夜中朝着几公里远的乡镇驶去。到了镇上他转了一大圈,好不容易租到了一辆大卡车及时将老人送去巴塘县医院。一直等到手术顺利完成,确认老人没有大碍后才回站。

上世纪90年代初,巴塘水文站成果质量不够理想,蒲政平暗下决心,一定要团结带领藏族职工狠抓水文成果质量这个薄弱环节。

于是,他总是自己负责水位、雨量观测和流量、泥沙测验,让两位藏族职工协助他并负责一校、二校,确保成果质量。涨水期同样的工作,一天要重复五六次,工作十四五个小时是常事。

藏族职工有着长期水文工作经验,但文化水平不高,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如此情况,蒲政平首先想到的是利用一切时间,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增强业务能力。他找来水文测验理论书,白天工作,晚上认真研读相关书籍。天亮后,再把仪器打开操练一番,然后把测报数据拿来计算一遍。通过一遍遍的研读和练习,蒲政平的技术水平提升了不少,他毫不吝啬地把积累的、新学的水文技术知识教给藏族职工。

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偏僻得不能再偏僻的小站,20年水文质量全优、20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多年被评为先进集体。

来巴塘20多年了,蒲政平依然清晰地记得与家人仅有的几次团聚时光。父母年纪大了,需要照料,女儿甜甜的笑脸只能出现在梦里,家里再大的事也不能帮妻子分担……一想到这些,蒲政平就觉得很内疚。

有一年春节前夕,蒲政平收到家里寄来的一封信,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政平,今年你又不回家过年,家人都很想念你,小女儿有时在梦中喊着爸爸,然后从哭啼中醒来。她们现在又比上一次见到你的时候长高了一点,但是要瘦了一些。前一阵子,小女儿发高烧,在夜里抱着她去医院时摔倒了,我的小腿受伤了,不过你别紧张,我们母女俩都康复了。现在天气冷了,工作再忙也要保重身体,一个人远在他乡,千万别落下啥病……”

信纸上,依稀能看到妻子几滴风干的泪痕和女儿小小的手指印。看完这封信,蒲政平再也控制不住,热泪滚落在信纸上。

刚到巴塘时,蒲政平有一阵出现“水土不服”。在水文站周围,蒲政平常看见藏民骑着马儿,腰里别着藏刀。蒲政平对他们保持着距离,在心理上对自己的人身安全没有底儿,觉得自己成了一个藏区里的“少数民族”。

当站长的第二年,有一次他在水文站断面右岸的一块河滩地里进行缆道维护,突然,感到后背被不明物体击得一阵疼痛。回头一看,几个穿着长衫的藏族老乡正愤怒地朝他砸着石块。蒲政平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急忙躲闪,同时用微笑示意对方平息怒气,并壮着胆子上前询问。原来这几个藏族老乡认为水文站的设施影响了庄稼种植,一时愤怒才做出此等行为。在了解原委后,蒲政平一边友善示意他们到庄稼地里看看是否受损,一边打电话叫来站上的藏族职工,让他们给几位藏族老乡详细介绍一下水文站的公益性质和工作内容。

事情后来得到圆满解决,经历了这次事件,蒲政平深深感觉到民族文化的差异,要想真正融入当地,必须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于是,他认真向几位藏族职工请教学习,从最简单的藏语开始,到藏历、藏节、习俗、文化、信仰和禁忌等等。而工作之余,他就常到周围藏族老乡家串门,唠唠家常,渐渐地,蒲政平与藏族老乡们熟悉起来。

1998年,长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巴塘县城通往云南、西藏、四川成都的道路被洪水中断。巴塘水文站缺水、停电,生活物资奇缺。这是蒲政平到巴塘站以来遇到的最大挑战。但他没有慌乱,带领全站职工严密监测金沙江水情、雨情,夜以继日地开展洪水测报工作,为防汛部门及时提供第一手资料。

附近的藏族老乡也经常到站上了解水情,蒲政平一边将洪水信息告知大家,一边安抚和稳定藏族老乡的情绪,还将站上剩余不多的食物分给大家,共渡难关。经历了那次洪水后,藏族老乡们都有感而发道:急难时刻,水文站干部非常关心我们,真是汉藏连心啊。

(《工人日报》(20170207 07版)

http://media.workercn.cn/sites/media/grrb/2017_02/07/GR0706.htm

责任编辑:聂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