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侧记]办法总比困难多

稿件来源:攀枝花分局 发布时间:2019-01-04 作者:吴君朴 打印

 

1110日,是金沙江白格第二次堰塞湖险情发生后的第7天。自攀枝花分局水位站应急监测小组成立以来,我们已经持续奔波了4天。堰塞湖水位持续上涨,溃决愈加临近,留给我们应急监测准备的时间越来越少。天色刚蒙蒙亮,穿着“水文蓝”服装的应急监测人员,正在利用吃早餐间隙,抓紧时间清理物资并装车。当天的突击的目的地,是最后一个水位站——虎跳峡水位站,主要任务是现场查勘选定流量监测断面,布设应急监测水尺。

从石鼓镇出发经过一个小时车程,我们到达目的地。经过现场查勘,决定分组开展工作。我和另外两名同事负责水位站水尺布设测量。有了前面两个水位站的工作经验,本是轻车熟路,然而……

虎跳峡水位站观测道路,是一条曲折的小路。当地居民在上游方向修建了一条临时便道,顺着路可以到达站房附近。我们现场查勘后,决定借助这条便道沿线设立水尺,既有利于水尺布设,又利于安全观测和撤离。道路周围都是修建时舍弃的乱石和松软泥沙,埋设水尺最少要挖半米以上深度,才能确保水尺埋设稳当,水尺还要尽量设置在道路内测,以免洪水冲刷塌陷。

一切商定后,我便拿起十字镐开挖第一根水尺坑,也想借着运动暖暖身。挖了一阵子后,一个人从河边跑上来,抢夺十字镐,阻止我继续挖下去。他气愤地说:“这片是我家的土地,这路是我花了几万元才修建的,不允许你们在这里挖坑,埋好我也给你拔了。”

我耐心跟他解释说明意图,未果。遇到麻烦,我们很是着急。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

一只小鸟在我们前方的电线上,叽叽喳喳叫着。那一刻,突然想起了电杆,一阵暖流涌上心头,起身向下游田埂上的电杆跑去,那是一根7米长的直杆,大家喜出望外,迅速把搪瓷板绑到电杆上。事情有了转机,后面的工作就有了启发,道路附近有许多粗壮的核桃树,我们计划把水尺直接捆绑在树上,当做临时水尺。

午饭时,我们把这个方案跟其他监测人员做了交流,并提出改进意见。为了减少对树的破坏,不再与当地人发生纠纷,在捆绑水尺前对树干采用木条保护,水尺固定在木条上,就这样一根接一根,往高处设立。有的树干不够笔直,我们直接把角钢和水尺一起固定在上面,空隙用其他的木料填充,确保水尺垂直。

树木和电杆之间的水尺接头衔接,也是一个问题。大伙儿在仪器房上动起了脑筋,铁钉固定搪瓷板在墙面上,是个不错的选择,房顶上拆除雨量计,剩下的钢架底座也是固定水尺的绝佳位置。就这样,困难迎刃而解。预期任务完成后,太阳西下,看着一天的劳动成果,大家感到充实欣慰。连忙拿出手机,拍照留影,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驱车赶往附近的集镇,寻找落脚点。

也不知道,后来这里的洪水情景是什么情况,我被派往上游塔城水位站应急监测。

洪峰所到之处,满目疮痍,一片泽国。我们坚守阵地,顽强监测。

走到一个地方,在你心中留下最多的并不一定是风景,更多的是风景中的人和事,会深深印刻在心里,成为难忘的记忆。如今想起当初应急监测奋战的日子,历历在目,不禁眼眶湿润。

责任编辑:党群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