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日,波罗乡境内再次发生山体垮塌形成堰塞湖,接到紧急通知后,攀枝花分局局长王进一行2人从攀枝花出发,上游局副局长马耀昌带队的工作组从重庆出发,分别于6日、7日抵达巴塘与站上人员汇合,巴塘“11.3白格堰塞湖”应急监测小组成立。
未雨绸缪,提前准备
“水什么时候来?”这大概是那些天里我们被问得最多的问题,附近的乡干部和老乡们时不时就到水文站来询问相关情况,后来当地人员全部撤离转移后,整个竹巴龙村就只剩下我们水文站一家人,往日里充满生机的村落突然就变得沉寂,连犬吠声都再难听到。我们尽可能地做好相关准备和部署来迎接随时有可能到来的高洪,把每一部对讲机、手电筒都充好电;安装好巴塘(三)站和(四)站的水位自记,铺设好气管;把从重庆连夜运过来的探照灯顺利安装好并在夜间试运行;准备好备用的直读仪、流速仪等仪器,增加设立了临时水尺并校测好高程;开展了无人机投放浮标、紧急撤离等演练。
按上级要求我们选定好了撤离路线和应急监测点,将救灾帐篷扎在后山一位老乡家的牛棚棚顶,一个简易的应急监测点兼安置点诞生了。我们把写着“中国水文”的旗子插在帐篷前方,随风飘扬在高原澄澈的蓝天下。它陪伴着我们一同迎战惊心动魄的洪水,见证着我们彻夜奋战的应急监测,彰显着我们长江水文人的使命和精神。
考虑到洪峰可能在夜间抵达巴塘水文站,我们决定准备好白天浮标的同时也要准备足够的夜间浮标。夜间浮标尤为关键,若洪水出现在夜晚,漆黑的江面上是没有办法依靠天然浮标的,可是夜间浮标怎么做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利用价值?所有人员都积极商议,队伍里有人提议用LED太阳能灯泡,可是一旦灯泡进水了就会熄灭,于是我们又想出新的办法,将透明的大饮料瓶对半切开,将灯泡放入瓶子,再用透明胶带将饮料瓶封好。接下来就是马局长带领大家出去沿路“搜刮”垃圾房,提着麻袋捡饮料瓶,我们的身影成了318国道上一道别样的风景。别人都在往外撤离,只有我们水文将士们还在坚守,积极备战。
洪水到来的前几日,我感觉最难忘的经历就是“搬家”。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损失,我们将办公室、库房、泥沙室的部分暂时用不上的设备及老资料先打包好,依靠人工搬运,从一楼搬到二楼,二楼再搬到楼顶,楼顶再转移到后山帐篷里。在2400多的海拔上,空身上山下山跑个来回都累得够呛,更别说负重前行,到最后大家累得迈不出脚步,但没有一个人停下来休息。
应急监测,千钧一发。
12日,接到消息堰塞湖开始从引流槽过流。洪水即将来临,马局长立即召集大家开会,再次核对了分工情况,分工如下:马耀昌负责整个应急监测过程的全盘指挥,赵东负责水位流量关系分析,张尚权负责缆道机绞的观察和维护,王晰负责水位自记仪器维护,傲次乃、雷招弟负责操车,蒲娅、章敏负责水位的人工观测和报讯,彭绪超负责后勤保障,王进和蒋波携水文局无人机工作组2人驻巴塘(三)站,负责(三)站的水位观测及浮标流量施测。
13日下午5:30马局长接打蒲政平从叶巴滩前线打来的电话,叶巴滩水位明显上涨,涨幅很大,水位3分钟涨4米,来水量很大,他们打好的25根临时水尺还没等派上用场顷刻间就淹没在滚滚洪水之中。
洪水来临前的几小时里,现场分秒必争,考虑到这将是万年一遇的洪水,我们被迫放弃缆道测量计划,决定采用浮标测流方案。于是大家开始转移设备,将电脑、流速仪等重要设备转移至帐篷里,所有人员于22时全部撤离至临时应急监测点。
23时左右,听到从上游处传来排山倒海的水声,“章敏和张尚权还在江边看水位,快叫他们回来!”话音刚落,大家连忙用对讲机通知他们撤回,没有应答,所有都开始着急,对着江边大声呼喊。洪水声越来越大,越来越近,情况十分紧急,我深刻地感受到当时的自己心跳加速,感受到生命受到威胁时那种恐惧。突然看到他们的电简光,听到他们往回奔跑的脚步声,我们所有人悬着的心才落下。
一盏太阳能路灯,一张简易小方桌,一台笔记本电脑,几个对讲机、望远镜、手电筒,这就是我们当晚的“战场”。大家借助手电筒的光密切关注着洪水上涨的情况,我手拿纸笔、对讲机、手机,记录着水位变化情况,同时将水位第一时间报至水情分中心。23:10,随着第一条水位数据的报出,巴塘站拉开了“战斗”序幕。5分钟报一次水位,流量则由巴塘(三)站小组施测浮标流量,赵东主任记录计算出成果后报出。马局长不时接到局里领导们的电话,时刻提醒我们注意安全,看到上级领导们在堰塞湖应急监测微信群里为我们巴塘报出的数据点赞,更是让我们备受鼓舞。
“水进我们水文站院坝了”,“水进一楼了”,“二楼快淹完了”。大家焦急的注视着,注视着似猛兽般的洪水,一点点吞噬掉我们的站房,身为巴塘水文站的一员,眼看着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被洪水湮没,当时的心情真的难以言喻。
14日01:55分,洪峰抵达。那时的江水不再温柔,咆哮着、嘶吼着。听到不远处轰隆隆的巨响,各种坍塌声、撞击声交织在这个夜晚。大家提高警惕,全力备战,密切关注水势变化。随后感觉到我们所在的棚顶在颤抖,洪水已来到我们帐篷所在房屋的堡坎脚下,马局长立即让所有人员进行二次紧急撤离,大家顾不上自身安全,而是先将仪器设备转移至身后高地,所有人都沉着有序,那一刻,我们展现出了水文战士应具备的良好素质。
2:20分左右,水位开始回落。“楼顶保住了!排杆也没有倒!”,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因为我们的烘箱、水位自记等部分设备都转移安置在楼顶上的。
凌晨5时,退水趋势逐渐平稳,水位报汛改为一个小时报一次,稍微能缓一会了。高原上11月中旬的天气,早晚温度均在0°以下,虽穿着军用棉大衣,可还是抵挡不住肆虐的寒风,大家开始泡方便面充饥御寒。突然的闲暇让我有点不知道所措,拿出手机想看看,却发现没了信号,刚才的惊心动魄还素绕在我的脑海里,紧张的情绪还未完全放松。突然看到漆黑的江面上漂来一点明亮的光,是(三)站投放的浮标,仿似一颗明珠顺流而下,大家欣喜若狂,打俏说:“我们自制的夜间浮标真管用,可以申请专利了。”
洪峰虽过,战斗未止
早上7点,天刚破晓,随着一句“大桥好像真的没了,只看到桥墩了”,大家开始沸腾起来,纷纷用望远镜借着天色和手电的微光往金沙江大桥处嘹望,318国道上连接着四川和西藏的“网红打卡地”金沙江大桥也没能在这次洪水中幸免,整个桥面都被冲走不见踪影,只留下稀稀落落的几个桥墩。心里顿感失落,因为大桥上留下过我很多脚印,平日里工作之余也没地方去,大桥是我们饭后散步的最佳路线,如今大桥的模样也只能永远地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水退下去了,我们顾不得一踩下去就能陷到脚踝的淤泥,都赶到下面去看看我们的站房,到处一派凄寥的景象。藏民老乡的藏房被夷为平地,我们水文站的房子得益于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才得以幸免,勉强留下了房屋的主体框架,但洪水过后门窗尽毁,沉积在每个房间里的泥沙足足有80公分到1米,一眼望去,满目疮痍。桥断了,路也断了,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岛。
回想起去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拎着行李来到这里,那个安静又充满生机的站房小院,如今与我眼前的这一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这里不是家,却有着一种胜似家的别样深情,一时间心情跌落到谷底,这是我当时最最真切的感受。
人心齐,泰山移,险情虽然过去了,但革命尚未成功,后期的恢复工作还很漫长。这些天以来,我们大家一起准备部署,一起转移设备,一起撤离,一起监测报讯,一起迎来黎明的曙光。我们圆满的完成了水位报讯、测流、边沙等一系列任务,不负各级领导的殷切希望,为历史留下了一组组珍贵的数据,也为我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里是新的战场,也是心的归宿。
这次经历,是我人生路上的一块垫脚石,是融入我生命里的最珍贵的记忆。我为自己圆满完成了这次堰塞湖洪水的报讯任务,为万年一遇的金沙江洪水测报提供了坚实而有力的数据支撑而高兴,也为自己从事着这样一份使命感十足的工作而自豪。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巴塘应急监测小组在这次堰塞湖应急监测中顶住压力,发挥出了水文战士的枕戈与从容,以水文人的能力和满腔热情书写水文人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