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中国水利报在水文专题版刊发《奔赴白格堰塞湖的长江水文第一人》报道,讲述了上游局攀枝花分局巴塘水文站藏族职工傲次乃昼夜在堰塞湖开展水文应急监测的故事,全文如下。
奔赴白格堰塞湖的长江水文第一人
——记巴塘水文站藏族职工傲次乃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境内发生山体滑坡后,金沙江被截断,形成堰塞湖,严重威胁上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按照长江委水文局部署,长江委水文上游局立即启动应急监测响应,集结人员队伍和设备物资紧急奔赴堰塞湖开展水文应急监测工作。长江委水文上游局第一时间就近安排巴塘水文站藏族职工傲次乃,率先前往堰塞湖开展水位观测工作。
傲次乃不负众望,克服艰险和重重困难,连续两天忍受饥饿和寒冷,昼夜开展堰塞湖水位观测工作,为前方指挥部应急排险,以及长江委水文局和上游局后方连夜分析计算堰塞湖关键特征,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争分夺秒 翻山越岭 迅速赶到堰塞湖
洪水就是枪声,险情就是命令!接到抢险指令,傲次乃立即租约车辆;从巴塘水文站带了一些应急监测设备,迅速赶回家中,简单收拾几件行李,中午12点从巴塘县城出发。翻山越岭,路陡弯多,高原不时还下起雨雪,泥泞不堪。因前方路况和险情不明,后方各级工作人员又在等着他报告最新了解的情况,此刻傲次乃的心中,更多的是压力和着急。
17时30分,傲次乃抵达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城。在他眼前的,是高山陡坡,蜿蜒崎岖的山路,还有路边厚厚的积雪和暗冰。傲次乃长期生活在高原山区,适应了这种严寒少氧的环境气候。翻越几座高山,在一个山脊处,远远看见令人震撼的巨大滑坡和堰塞体。
他走到更近的位置,尽量使拍摄物更加全面、清晰和真实,这也是他完成的第一项工作。又经过1个多小时的颠簸,到达绒盖乡生公村,再往前已没有公路。傲次乃毫不犹豫地朝着堰塞体方向开始步行。
大约走了30分钟,天色已近黄昏,山区气温骤降,空谷荒凉。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心情急迫加上快速步行,他感到心跳加速,有点喘不过气来。克服身体不适,傲次乃从远处不同角度拍摄堰塞体、断流后的河床,收集基本影像资料。在抢险关键时刻,他反复告诉自己,不能辜负大家期望。
天渐渐黑了下来,傲次乃在生公村遇见两位乡干部,从他们那里了解到堰塞湖的最新情况:水位正在快速上涨,堰塞湖发生溃决或翻坝过流的危险性提高,当地县乡政府有关负责人已步行前往堰塞体,去了4个多小时还没有消息传回,因为没有手机信号。
当晚10点左右,傲次乃返回白玉县城,简单匆忙吃了晚饭。各宾馆已住满人,在亲戚帮忙下,他找到一个私人小旅馆住宿。他赶紧将现场拍摄的照片,了解的堰塞湖最新情况,沿路交通情况,以及地方政府一线干部联系电话等汇集梳理后,向单位负责人作详细汇报。做完这一切,已是深夜12点,心中想着明天的事,他一点困意也没有,半睡半醒地等待天明。
天终于亮了!傲次乃草草吃了早饭,车子直奔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堰塞湖江段。途经岗拖水文站时,补充带上了一些应急监测设备。在翻越海拔4800米的矮拉山时,没想到隧道居然通车了,过山节约了大量时间,傲次乃心里有了些宽慰。在途经江达县同普乡时,往波罗乡方向设立了公安检查站,禁止一切闲杂人员及车辆通行。他把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工作证,拿给警察看,并说明来意,警察向上级汇报后给予放行。傲次乃深深感到,白格堰塞湖抢险救灾,是各方全力以赴的大事。他感觉肩上的担子和压力更重了。
克服困难 忍受饥寒 昼夜坚守堰塞湖
第二天13时50分,傲次乃到达堰塞湖坝体上游波罗乡江边,再往下游方向没了路,而水位正在快速上涨。当地群众已转移到安全地带。没顾得上喘口气、喝口水,傲次乃立即着手设立临时水尺,观测水位变化。14时9分,终于报出第一个水位数据,他感觉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落下了不少。接着,每半个小时观测一次水位,并及时上报。
水位继续快速上涨。眼看带的水尺桩快不够用了,怎么办?简单办法,至少还需要两根,才能交替移动设尺,准确观测水位变幅情况。傲次乃挽起裤脚,踩入冰冷刺骨的江水,把新的水尺桩打进去,接好头,再拔出之前打的那根,依次循环使用。跟着上涨的水位,他一步步往高处设立水尺并观测,一次次地报出水位数据信息,忘记了寒冷和劳累。
江达县抢险指挥部为保证安全,要求在场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马上撤离到上游的安全地带。傲次乃再三说明水位观测对堰塞湖排险处置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承诺确保人身安全,才勉强得到同意,留在现场观测水位。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气温急剧下降,方圆几公里只剩下傲次乃和藏族租车驾驶员丁真两个人。
他不断重复着水位观测工作,打桩、取桩,观测水位、报水位……没有一口热水喝;丁真到处拾柴,以备晚上野地烧火取暖。天黑了,手机也快没电了,丁真已点起一堆柴火,傲次乃让他赶快去指挥部看看有没有充电宝,叮嘱再领一个手电筒。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水位不停上涨,观测持续不断。傲次乃心想,抢险救灾的关键时刻,遥远的北京、武汉、重庆,以及现场抢险指挥部的许多工作人员和专家,正和他一样昼夜坚守岗位,时刻关注着堰塞湖水位变化信息。想到这些,忙碌紧张占据了他的心。
堰塞湖发生溃决后,水位快速下降。继续通过换尺方法计算水位落差,已经没办法进行。退水面观测在陡峭的滩地上,淤积了大量泥巴,夜间观测非常困难和危险。傲次乃顺着退水,实时观看水位,在坚硬的地方刻画,做好记号。待天亮后,用钢尺和绳子,测出每段时间的水位消退数据。
天亮后,被水淹没过的河岸到处是淤泥松土,一走一出溜,稀泥没过了傲次乃的膝盖,身后局部还在垮塌。这时下起了大雨,他在雨水和泥水中扛起水尺,拿上铁锤,用力打下水尺桩。
傲次乃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紧张应对。长江委水文局和水文上游局工作人员通宵达旦分析堰塞湖险情,商讨应急监测措施,给前方监测人员加油鼓劲,提醒安全事项,不时打电话关切地询问情况。有了后方实时帮助指导,傲次乃的信心更足了,完整收集到了堰塞湖水位变化过程数据。
“会师主力” 继续监测 坚持就是胜利
长江委水文上游局主力监测人员从重庆出发,驱车颠簸2000多公里,及时赶到了堰塞湖现场。“会师”主力监测人员,傲次乃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由于之前观测的是水位变幅数据,没有高程值,傲次乃与主力监测人员开展了临时水尺零点高程接测,并将此前观测的水位变幅数据推算成高程数据,同时安装水位自记仪器设备,利用ADCP进行流量监测,调查测量淹没情况。
夜晚,大家在江边扎帐篷、生火、烧水、泡面,苦中作乐。围在篝火旁,藏汉职工载歌载舞,忘记了高原反应和连续作战的疲惫。此刻,长江委水文上游局其他几路监测人员,也正在堰塞湖下游沿线各站点忙碌着开展水位、流量和洪痕等监测。
听说专家们计算分析堰塞湖关键特征,水位观测数据派上了大用场,而且准确可靠,傲次乃感到非常欣慰。顿时,他回想起28年来,作为一名藏族水文职工,一直在雪域高原巴塘水文站从事水文测报工作,很少有激荡人心的经历,但正是这长久平凡的坚守,他对基层水文工作有了深刻体会,深知水文测报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他认为所有的付出都很有意义,很有价值。
傲次乃对水文工作感触满怀。他说,这些年来,长江水文事业快速发展,自己虽工作在边远基层一线,但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变化,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比如福利待遇提升了,新仪器应用更多了,工作强度减轻了,水文站的工作更加受到社会重视了,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也有了更多的盼头。
参加这次应急监测,傲次乃对水文服务社会的重要意义有了真切体会。他说,无论是在平静的工作日子里,还是在急难险重的关键时刻,都有长江水文人担当的身影,守护着美丽长江。
“这是一种荣光,我很自豪。”傲次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