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江城接近1800公里的四川省西南边缘,有一座春风十里的小城——攀枝花。水文局辖区内位置最上游、交通最困难、环境最艰苦的攀枝花分局就位于这个阳光花城中,分局下属的三堆子水文站便是我和科技处彭凌此次“走下去”的目的地。6天的西南行,不仅让我感受到诗仙李太白笔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崎岖和险峻,更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基层水文人的坚守与不易,这1800公里到零距离的“走”,改变的绝对不仅仅是单一的数字,更使我对“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教诲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9月11日,我们到达攀枝花分局后,分局局长张强一边给我们介绍分局的基本情况,一边向我们介绍基层水文人的工作、生活情况。虽然早在出发前就做了功课和心理准备,但身临其境聆听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水文故事,依然倍感震撼和骄傲。刚到三堆子站,恰巧赶上水文测验,只有丁阿姨一个人在厨房给他们准备午餐。丁阿姨看到我们来了之后,马上放下手上的事情热情的出来招呼我们,带我们到寝室安顿好行李。看到寝室的第一眼就觉得特别温暖,干干净净的房间摆着2个小床,房间的柜子、书桌、地面一尘不染。后来才知道,为了让我们有个舒适的住宿环境,站上的两个小伙子主动让出了自己寝室,住到了测验楼的值班室,在我们来之前还特意对房间进行了一次大扫除,给我们换上了新的床单被套。
下午,三堆子站站长邹费祥领着我们开始熟悉站里的情况。三堆子水文站设立于195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和工程专用水文站,为中央报汛站。该站断面位于雅砻江与金沙江汇合口下游约3千米处。水文站的主要水文测报测验项目有水位、水温、流量、泥沙(含悬移质、卵石推移质和沙质推移质)、蒸发、降雨等,是金沙江上唯一的船测站,也是攀枝花分局测验项目最全面的一个水文站。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详细了解了水文站日常测验项目,参与了水位观测、水温测量、断沙取样、降水、蒸发等项目的观测。第一次亲历水文人的日常,让我既感新鲜,又觉得无比熟悉,曾经在新闻报道里看到的一幕幕就这样呈现在了自己眼前。印象最深的是在我们来的前一天攀枝花下起了大雨,山上的泥沙随雨水大量的流到了江里,为了及时收集一手水文资料,站里临时安排凌晨两点进行加测。这个时间,常人早已在梦里与周公“约会”,而水文人为了践行把脉江河的使命仍要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对于这样的“夜行”,站里的同事们似乎早就习以为常,没有任何怨言、没有丝毫犹豫,他们准时准点的进行测验然后上报数据。
由于水文站位置偏僻,离攀枝花市区较远,周边没有任何娱乐设施,每天收工以后我们就和站上的同事们聊聊他们生活和工作上的事情,这也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基层水文人的赤子之心。“我是部队转业后参加水文工作的,没有你们那么高的学历,理论知识没有你们扎实,但是我只要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好,基层水文工作最需要的就是责任心。” 这是轮机长陆浩在聊天中说出的心里话,就是这样一句没有任何华丽修饰的话语却直接道破了水文人一直坚守的优良传统。85后的陆浩有一个可爱的女儿现在才3岁,正是最需要爸爸妈妈呵护的年龄。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天使,陆浩何尝不想牵着她的手陪伴女儿成长,可因为水文站的工作需要,他必须经常在船上值班,可能一周难得和女儿见上一面,听见他女儿和他通话时的那句“爸爸、爸爸我好想你”,我的心也不由的揪在一起,为父女俩缺失的天伦之乐惋惜,也由衷的敬佩这个舍小家顾大家的男子汉。
在这次走下去活动之前,我认为的基层水文站工作是比较简单的,只需要定时做些水文测量、记录数据并提交,便万事大吉了。但当自己深入水文站一线,和测站的同事同吃同住同生活时,才意识到自己的认识非常肤浅。基层水文工作看似简单,可实际上不仅需要不断积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还需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甘于奉献的高尚品德。
一周的时间匆匆而过,很充实、很深刻,踏上归程的那刻与三堆子水文站同事相处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不禁让我想到魏巍先生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提到的“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这难道不是长江水文人的真实写照吗?水文人的高尚品质、坚强毅力和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西南之边,长江之畔,我看见了基层最美丽的风景,感受到基层最可爱的同事,这里的故事或许只是长江水文的缩影,但他们身上折射出的朴实光芒必将成为我今后工作生活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走下去,留脚印,不惧泥泞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