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新宇:回望风云 砥砺前行

稿件来源:水环境监测分析室 发布时间:2019-07-22 作者:左新宇 打印

不知不觉,七月已经过半。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长江经济带“助推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长江”水质监测技能竞赛落幕已有一些日子。我有幸作为选手参加,并取得个人第五名,获水利部技术能手称号。回想起近两个月的备战日子,紧张又充实,点点滴滴,历历在目,仿佛还是昨日。

马不停蹄  风云再起

5月中旬接到竞赛通知的时候,我正在收拾器具仪器,准备前往溪洛渡库区开展水质监测采样和测量。512日,从重庆赶往昭通,13日从昭通昭阳到凉山州昭觉,再到金阳,14日到达永善。这边采样测量还没有结束,那边又来了新任务。14日下午,接到贵州有关方面业主电话,准备15日开会进行项目汇报,让我们务必参加。由于当时部门男职工都已经在采样途中,难以协调,于是我从云南永善县经水富直奔宜宾,赶连夜11点飞机直奔贵阳。15日下午贵阳项目汇报,16日重庆,17日水质分析、鱼类监测并处理其他事务,18日赶往荆州。一路上马不停蹄。到了荆州,毫无悬念地错过赵博士精彩的理论课,深感遗憾,也越发激起了我的紧迫感。

想起2016年,在古城襄阳长江委第八届职业技能大赛(水环境监测)中,自己初出茅庐,误打误撞,幸运斩获了一等奖。三年之后,古城荆州,风云再起,很多情况已经不同往日,想来时间精力有限,自己准备不足,如今再战江湖,顿时感觉压力山大,也不知能否再度跃马争先。

笨鸟先飞  勤能补拙。

本次大赛项目,主要是理论,以及采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三项基本操作。四部分内容,在总分中占比分别为30%20%30%20%。总体而言,理论占比30%,实际操作占比70%

尽管理论仅占30%,但是理论是基础,是决定能否突出重围的绝对基础。赢得理论不能决定一切,但是放弃理论,就放弃了一切。

2016年的秋天,我能够如此幸运,主要是发挥较为稳定,而理论更是取得了单项第一名的好成绩,一举奠定了我的成绩基础。尽管曾经拿到理论单项,但是我一直都很清楚,我在理论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多优势,一是我生态相关专业出身,化学基础相对薄弱;二是因为我工作年限较短,学习还不够深入。因此要想取得好成绩,于我而言,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

俗话说,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可是,事实上我很快看到,别人基础比我好,天赋比我高,起得还那么早。尤其是看到我们“寸滩一霸(理论一霸)”徐浩同学天天早起,看到中游局的罗大“魔王”,彭大“魔王”中午也不回去休息。所以,我能怎么办呢,时不我待,唯有抓紧时间加倍努力啊。别人早上八点起,我就早上七点半起;别人中午回去睡午睡,我就在自习室搭几张椅子。别人晚上自习两小时,我只有下课后在房间里,再加学习一小时。

就这样,我每天勉励自己,坚持一会儿,再坚持一会儿;进步一点,再进步一点点。委选拔赛,我发挥一般,理论有所失误,名列前茅是不敢奢望了,幸运的是总体平稳,结果出来,最后居然拿到了委内比赛的二等奖,拿到二轮集训入场券。

端午短暂的休整后,再到荆江,我们一共是9位选手。因为其他事务,我又错过了动员会。我到达的那天,已经是晚上六点多了,推开自习室的门一看,“八大金刚”面前堆着复习资料,齐刷刷在理论学习,我内心由衷点赞。放下行李,坐到给我预留的位子上,桌上还有一份盒饭,又小小感动了一下。

接下来在荆州,也就是这样,我们9位选手,分成了几个小组分别训练,白天实际操作,晚上理论学习。尤其是二期集训期间,我们根据公布的规则重新优化了我们的步骤,很多的操作和我们往常的并不一样。习惯养成很难,一旦养成,改起来也很困难,而且心理上容易抗拒。这对我们的训练造成了一些影响。由于时间紧,练习机会非常有限,很多人都是中午吃完午饭,就回到实验室,牺牲中午的休息时间,抓紧练习一波。就是这样,我们刻苦练习,在学习上互相监督,生活上互相帮助,作为对手,更作为队友,共同度过了二期集训的短暂而美好的时光。越努力,也就越幸运,最后,我也有幸入了6人名单,获得机会代表上游局,水文局,代表长江委,参加本次全国引领性劳动技能大赛。

厚积薄发 顽强拼搏

本次大赛规格颇高,选手来自长江委、太湖局和长江流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共13支代表队,共78名选手,各路英豪,高手云集。赛事的裁判全部来自长江经济带以外的其他流域和省份的顶级专家,公平公正,认真专业。

理论作为第一项,考完之后,大家都比较轻松。普遍感觉试题较为基础。这其实也是很多大赛的特征,不会考得很偏,也不一定考得很难,而且很可能平时精心准备的东西,却一点都没有考,而是注重基础,注重应用。这更要求我们认真扎实,搞懂其理论基础和技术细节。正所谓厚积薄发,大抵如此吧。

第二天,采样、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的实际操作同步展开,比赛现场气氛紧张,选手摩肩擦掌,角逐激烈。

我实际操作考核的第一项是氨氮。说也难不难,但的确是三个项目中较难掌控的。因为,实际水样的干扰物复杂,絮凝沉淀后的显色时而清亮,时而浑浊。为了取得好的效果,教练组“兰峰教头”亲自操刀,在不同的pH值,不同的试剂量条件下的进行了摸索,也给了我们中肯的建议。

氨氮考核,我不是第一批进场,但是相当于也是准第一批进场,心情多少有些紧张,加上我操作过程中,有一根比色管在盖盖子过程中,卡入了线头,影响了节奏,最后发挥不尽如人意。出场之后,讲真,我当时感觉十分失落。我好好反思了一下,考前自己想到的地方,自己注意到了,但是还是有些地方没有注意到,正所谓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几天没有练习,就生疏了。而一个小小的线头,扰乱整个实验的节奏。我想起了拿破仑提到的马蹄铁。所以,细节决定成败。

晚上,技术交流总结,我跟其他选手讲到了一些注意事项,也得到了其他实际操作项目的一些建议。尤其是汪梦琪在高锰酸盐指数的实验方面,对已知溶液的浓度的关注,给了我门重要的提示,这让我再次对这位新晋“单项王”刮目相看。经过团队相互之间交流,大家都对各个项目,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和了解,心里也有些一些更具体的打算。

考一门,丢一门。回到房间,我努力使自己忘掉氨氮的失误,重新梳理了一遍高锰酸盐指数和采样的操作步骤,标注了一些应该注意的细节。为后面的两门好好准备。还没有到失落的时刻,高锰酸盐指数和采样操作,平稳顺利,安适如常。

 

高锰酸盐指数考核

 

采样考核

可喜可贺 实至名归

8号上午,所有的考核结束,大家都焦急的等待着,想知道结果。午后的手机滴滴滴地响,而我们本次比赛的微信群组却平静如水,我的心情却一下起了波澜:万一氨氮结果偏离远了,成了重大失误,我可能就拿不到奖了。拿不到奖倒是没啥,万一影响了我们团体第一,岂不成了罪人……我干脆关掉了手机的音量,整个中午,我靠着沙发,心绪如麻。

下午大会颁奖,听到了开始宣读的都是太湖局、上海市、江苏省,当时心想“完了”,我们前三都打水漂了吗,不敢相信,也很是失落;紧接着又听到“汪汪”(汪梦琪)的大名,真心替她高兴;然后后面又听到了我、彭恋、何涛的名字,感觉有点儿“悲喜交加”,最后发现,原来名次是从后往前公布的,也就是前五我们有三个,我幸运的进入前五,又忽然感觉很惊喜。最后终于听到“团体第一名:长江水利委员会代表队”时,终于如释重负。真是可喜可贺。

与团体队员和团体奖杯合影

好的成绩离不开团队的精诚协作,团体第一尤其如此。各级领导和后勤团队关怀备至,嘘寒问暖; 领队汪处稳如磐石,不动如山。“奖”教头蒋处帷幄之中,决胜千里。教练组的“奶妈们”清一色的大老爷们,五大三粗,却又心细如发,他们技艺高超,又指导有方。最后是我们选手顽强拼搏,实力担当。所以,还有比这更好的团队吗?团体第一,舍我其谁?团体第一,实至名归。

我忽然很真切地感受到 “奖(蒋)教练” 开玩笑时讲到的,为什么他近来身体抱恙,主要是参加大赛太多,大赛跌宕起伏,情绪波动太剧烈。我想,我能理解,假如真的这样,那下次就不要让他参加了吧,太煎熬。

赛后,我送了一张自己拍摄、调光、打印的照片,给这个带我入水文大门的引路人,祝他一切顺利。

有得有失 心怀感恩

尽管如此,本次大赛还有一些遗憾。我们当中的每位选手,其实都有能力冲击前三,甚至第一。 “浩哥”“涛哥”的理论,足以傲视群雄,在平时的互问互答中,就没有答不上的(不愧是名字带水的)。“浩哥”每次提问都以“站网规划”的题开头,尽管多次提问,我们却总是记得没他全,没他好,答没他快,没他标准,让你又忍不住要去翻一遍规范。但是理论考核考得是基础,他们的优势,或者说我们6人的优势就没有那么明显了。他们的操作也无懈可击,“涛哥”的操作那就是一个 “稳”啊,我想这可能和他体重可能有一定关系。但是即便如此,他高锰酸盐指数的操作中也小有失误。至于“大魔王”罗姐,如果没有记错,是我们16年的“单项王”,她的实际操作,除了规范,除了“稳”,那就是“美”了。新晋“单项王”汪汪的操作也是 “快、准、狠”,完美地打响了高锰酸盐指数操作的“头炮”。罗姐荣升教练后,就靠她来传承衣钵了。彭恋今年终于从“一孕傻三年”的节奏中缓过神来了,这委内比赛中又一次勇夺金牌。至于我,可能是我们6人当中最不起眼的了,我常常开玩笑地讲,我的优势可能在生态,但是比赛不考生态啊。其实,四个项目中,我自评不满意的就是氨氮了,如果这次氨氮没有失误,也许还可以再进一步。但是比赛只有一次,比赛没有如果。

胜败乃兵家常事,比赛就是这样有得有失,有收获,也总有遗憾。也正是因为总有遗憾,每一次机会才倍感珍贵。总有遗憾说明还有空间,说明我们还可以继续努力,变得更强,做得更好。

一路走来,磕磕绊绊,却又幸运常伴。说是幸运常伴,其实是各方的关爱和支持。对此,除了高兴,更多的是心怀感激。其实是因为单位给了我们这样好的平台,是各级领导的重视和信任,给了我们这样好的机会,是同事们辛辛苦苦,才换来我们宝贵的时间,是亲人家人,默默支持,放弃了暂时的温暖,提供了我稳定的后方。尤其是在我比赛期间,我的妻子有孕在身,我却没能陪伴照顾,只有每天电话问候,我十分愧疚,也万分感谢。我想荣誉是单位和个人的,而功劳薄里,有她沉甸甸的一份。

我也非常感谢日夜陪伴我们的教练团队,我们的“奶妈”团队。近两个月,技术上悉心指导,生活上关怀备至,想你之所想,及你之所及。“兰奶妈”大中午的,废寝忘食,在实验室亲自摸索试验条件,为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李志亮奶妈”大到流程,小到绳结,千叮万嘱;“杨奶妈”照顾起居,准备器具,有求必应;“谢奶妈”逼我们改掉不规范的习惯,用心良苦;“李保奶妈”,收集宝贵信息,给我们指引方向。至于“赵奶妈”,日夜陪伴,又是操心规则,又是理论出题,他甚至为每个选手锤背,搞得我们都不好意思吵着下自习了;他还是我比赛期间的专属奶妈,从按时起床,到赶车,到器具准备,都全程陪伴,感谢他理论考完后那热情的一抱;至于“汪教头”和“蒋教头”,头衔太过亮眼,但是他们给我们烧水倒茶,给我们开导安慰,都是难忘的珍贵的记忆。

 

热情相拥的赵奶妈和英姿飒爽的蒋奶妈

回望风云  砥砺前行

回顾这次比赛,比我以往历次比赛学到的都更多,不管是技术上的理论方面和实际操作,还是生活上的相互鼓励,相互照顾。近60天的美好时光,云淡风轻,又记忆犹新。

    回顾这次比赛,我想经验与教训,还是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地方。一是理论要尤其重视,理论是好成绩的基础;二是操作要细致,细节决定成败;三是心态要平和,平常心才能发挥稳定;四是要团队协作,共创辉煌,一个人能走得快,而一群人才能走得远;五是要注重信息收集,和各个省队相比,这也是我们本次大赛,做得相对薄弱的地方;六是要加强大赛应急演练,能临危不乱,随机应变,才能有容错空间,我想这是我们以后备赛应该加强的方面;七是要纵观全局,就算是中间某些方面发挥失误,也要及时调整,暂时忘掉失误,不计一城一池的得失,争取下一程顺利和胜利;八是要顽强拼搏,永不言弃,没有到最后,谁都不知道结果,考得简单,未必能拿取得高分,要始终顽强,考得困难,也未必不在前列,不抛弃,不放弃。

比赛结束,前进的脚步没有结束,回归到工作中,尤其是在 “共抓大保护”的时代,在我们水利行业“强监管、补短板”总基调下,在我们长江水文水质监测的岗位上,我们依然会将这种细致认真、精诚协作、顽强拼搏、敢于担当的精神带到我们的工作中去,克服困难,砥砺前行,为建设“美丽长江”和“四个水文”,贡献应有力量。

 

团队合影

上游局欢迎大赛教练与选手凯旋

 

责任编辑:党群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