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长江委水文局宣传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培训班有感
六年的时间有多长?2190天,52560个小时……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从2012年到2018年,我是一名兼职小通讯员已经6年了。当一篇篇稿件经过指尖劳动,发布在上游水文网和长江水文网,能够为江北分局工作和发展积极担当“发言人”的时候,那种加班加点收集素材、核实信息、抓脑思考、苦累码字写稿件的辛苦和付出,是非常值得的!
细细数来,我每年写的稿件大约30篇左右。逐年翻看这些稿件,从一开始热情洋溢的感悟感想,到现在格式相对固定的消息报道稿件,在一篇篇文字与图片的交叠中,写作热情的火焰微小暗淡了许多。
前几天,我有幸参加长江委水文局组织举办的宣传和文明创建工作培训班,学习收获了许多相关工作知识、方法、经验和感悟,可谓收获颇丰。
黄艳,新华社湖北分社主任记者,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在她的讲座《新闻写作的道与术》里,从技术层面对如何写好新闻报道进行了干货满满地讲解。她说,新闻无学,但是有道,但是有术;作为新闻的写作者,要充分体会受众意识、翻译意识、文本意识,紧抓选题、主题、标题、导语、结构、素材等元素。在新华社湖北分社摄影部主任程敏的《新闻图片拍摄》专题讲座中,他用丰富的阅历和风趣的言谈,讲述如何用图片讲故事、说新闻,征服了在座的学员。在聆听他讲述采写新闻稿件经历国内外种种大场景和大故事时,我们有一种大呼过瘾的感受,也领略了图片新闻的魅力之所在,更多的是对这位新闻人克服艰难险阻和对新闻报道执着追求的敬佩。
除了台上的专业人士,还有一位在座的学员让我记忆深刻,他就是汉江局的胡文波。他是一名普通的船员,为人实在,话也不多,日常和外业人员一起开展水文测量取样等工作。但在长江水文网《雄安新区生态保护的“侦察兵”》这篇报道中,他用真实有温度的镜头,记录下水环境监测人的工作风采,得到所有读者一致好评。
兼职通讯员可能是船员、财务员、资料员,躲藏镜头的后面,隐匿于文章的外面,甘做绿叶。通讯员白天和新闻里的人物一起风吹日晒雨淋,晚上一道熬更守夜,加班加点。当大家忙碌疲惫睡去后,通讯员独自挑灯伏案,在深夜里构思,指尖在键盘上独舞,一心想着让稿件不要变成隔夜饭菜。顺利时,文思如泉涌;憋苦时,不得安眠;睡觉时,灵感一闪,也会突然坐起,立马打开电脑,把灵感变成文字;第二天,顶着黑眼圈,继续忙碌做资料、干测量、写报表。
当稿件刊发在网站上的时候,无论长短大小,无论文体风格,无论“丑媳妇”“靓媳妇”,都得见“公婆”,面对大量不同受众的阅读、评议、定论……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写稿的辛苦、写稿的感受,唯有经历才能体会个中滋味,可谓:字字本简单,成文费思量。能够让通讯员们坚持苦中作乐的,是一份责任担当,是一份甘愿付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要忠实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良传统,深化改革创新,加强队伍建设,改进宣传报道,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们长江水文基层通讯员,必须要有责任感、主动性、担当力,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用心落笔,用美的心灵、美的眼睛,让笔下的文字与图片,活起来、动起来,富有水文生命力,真实记录长江水文基层工作的经典故事和精彩瞬间,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和发展氛围,弘扬正气,树立先进,传递正能量,为服务“四个水文”新发展唱响好声音。
记得我第一次参加的大型宣传培训,是由中国水利报社在武汉组织举办的2014年春季新闻宣传业务培训班。培训结束后,我写了感想体会,表示要保持热情当好一名通讯员。而后来,实际上我却有迟钝麻木之疲态的初兆。但通过参加这次培训,我又一次被醍醐灌顶,重拾初心,重燃热情。我要通过努力,加强文字功夫,积累更多经验,提升摄影水平,增强通讯报道时效,用心讲好身边的水文故事。同时邀请更多的工作小伙伴,加入随手写、随手拍的行动,一起为上游局的发展旋律增添美丽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