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情再发,迅速响应,紧急赶到上游局机关集结
挂断电话,我立即与在站同志交接完工作,连夜赶回宜宾,心中对即将前往一线参与应急监测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做为一个水文人,能参与万年一遇的洪水应急监测。忐忑的是有些担心,能否完成好此次应急监测任务。
——飞雪连天,一路急行,有惊无险到达
得知小组成员名单后,我心里的石头放下了一半。因为我们小组的组长冯东,曾参加了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应急监测、云南鲁甸地震应急监测,以及10月份第一次白格堰塞湖应急监测,是一位有着丰富应急监测经验的同志。与冯东碰头后,了解到水情预报室曾适已经先行出发,下午将到达叶巴滩,与前期到达叶巴滩的巴塘水文站站长蒲政平、职工徐军会合并开展前期工作。冯东下午将从重庆出发乘坐动车到成都,7日早晨6时50分,乘飞机从成都前往稻城后,再乘车赶往叶巴滩。我与驾驶员高光成下午17时在重庆江北机场,接到水文局专家组送来的水位遥测设备后,连夜开车赶往叶巴滩,22时28分到达四川雅安并住宿。
飞雪连天,一路急行
零下12度安装车子防滑链
11月7日一早继续出发。在泸定下高速后转向318国道,中间需途径折多山、卡子拉山、海子山、欧帕拉山等多座海拔4000多米以上的雪山。行至折多山时,开始下雪,道路结冰,为保证安全,车辆速度放慢,我与高光成开着玩笑说:“我们这车是假的,你看人家面包车都比我们跑得快”。
他笑着回答:“那面包车是经常跑高原的,我们这车难得跑一次,有高原反应”。就这样,我和他一路互相鼓励向着目的地前进。14时02分,先于我们出发的技术管理室副主任赵东在微信上发来消息说:“海子山一带正在下大雪,明天路面情况可能更糟,你们尽可能在今天下午翻过海子山”。
我回复说:“好的,我们现在已经到达雅江,下午应该能够翻过海子山”。晚19时我们到达措拉乡,与已经到达叶巴滩的蒲政平联系,得知我们距目的地还有约90公里,想到所有的仪器设备都在车上,为给第二天的工作争取更多的时间,我与高光成决定继续前住叶巴滩。
19时17分,在路边上把车停好后,我们简单吃了一点干粮继续出发。20时左右途经欧帕拉山时遇大雪,道路结冰,车辆在爬坡过程中由于打滑失去控制,车辆在山路上倒退滑行。高光成临危不乱,控制好方向,间歇性的轻踩刹车,最终车辆在向后滑行约20多米后,呈45度横在公路边上。他说:“你赶紧下车,看能不能找到石头把车轮垫一下,我这边不能动,怕万一车辆再向下滑”。
我赶紧打开车门跳下车找石头。下车后才发现车辆离路坎不到
我们俩运气还不错,遇到的正好是四川绵阳老乡。老乡叫车上所有人一起,帮我们把车推出来,并给我们留下一个打火机,让我们生火取暖。我与高光成商量说:“高师傅,现在这种情况不行呀,车子上不去,也下不去,手机也没信号,就算今天晚上我们烧火能坚持过去,明天我们还是要困在这里,如果有下山的车辆,我们想办法下山去打电话求助,让在巴塘水文站的同志给我们送防滑链过来。”
高光成说:“如果有防滑链,车子应该就可以走了,可现在这里根本没车呀。”我说:“那只能等,如果有车你搭车下去”。他说:“如果有车,还是你下去,我在这里先烧火等着”。
21时20分,终于遇到一辆车下山,与司机商量后对方同意搭我下山。21时57分,发现有手机信号后,立即联系上游局行政办公室负责人张士君报告:“我与高光成在欧帕拉山,遇大雪车辆无法前行,需要从巴塘购防滑链送过来”。
22时06分,上游局副局长马耀昌知道信息后,电话告知我,已安排巴塘水文站傲次乃从巴塘县城购买防滑链并租车送到现场,并让我将位置信息发送到应急抢险微信群中。22时08分,攀枝花分局局长王进电话联系我:“杨安胜,我们这边已经安排傲次乃租车到巴塘购防滑链了,稍后短信将傲次乃电话发给你,你与他联系汇合地点。”
23时20分,我与傲次乃在松多乡检查站汇合。23时54分赶到行车受阻的地方,这时气温为零下12度。傲次乃与租车的驾驶员躺在雪地里,安装防滑链,11月8日0时26分,防滑链安装就绪,我们继续连夜往前行驶,凌晨2时52分到达叶巴滩水电站。至此,叶巴滩应急监测小组所有成员全部到位。
——争分夺秒,与险情赛跑,昼夜开展应对准备工作
11月8日7时30分,叶巴滩气温零下8度。大家早早起来,吃过早饭后,组长冯东根据监测预案给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根据当时预报,考虑到此次堰塞湖溃决洪水流速大、水位变幅将有可能达到25
应急监测工作站点
自制夜间发光浮标
相对来说,我的工作是比较轻松的,仪器安装调试这是我的强项。根据现场查勘,气管埋设线路中2738~2742米高程平台处,为上次堰塞湖泄洪后留下的淤泥堆积体,估计约50立方,现在清理肯定不现实,如果将气管埋在堆积体上,洪水过程肯定会被冲毁,因此决定采用两级探头,在
曾适在完成水尺新设和加固后,经与业主单位和监理单位相关负责人多次联系、协商、沟通,9日15时,终于工人进场进行气管埋设,10日16时50分,完成低水探头、中高水探头埋设安装。
高洪浮标测流演练
叶巴滩水电站导进没有测流设施。根据预案,洪水过程采用浮标进行测流,9日增选测流断面1处,完成夜间水位观测、浮标观测演练。根据演练分工,冯东、杨安胜负责夜间水位观测,蒲政平负责浮标上断面观测,徐军负责浮标下断面观测,丁真负责浮标投放。10日对叶巴滩水文站和叶巴滩导进站进行了大断面测量,下午按不同水位级完成三个浮标断面选址工作。18时40分,在大家齐心协力下,完成应急监测基地搭建,冯东当即决定,由于此次洪水不确定性太多,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今天就开始24小时值班,我是组长,蒲政平是老同志,经验丰富,值班就从我们开始。
向华电集团公司负责人介绍应急监测准备情况
11日上午华电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温枢刚到应急监测基地查看了水情监测情况,看望慰问我们应急监测人员,对开展的应对工作表示肯定,并嘱咐了一些安全注意事项。下午我们进行了中泓浮标法测流,并将测量结果报上游局水情预报室,用于修正水位流量关系线。至此,我们基本上完成了应急监测预期准备工作。
——团结一致,迎难而上,全力抢测“万年一遇”洪水
11月12日凌晨2时38分,水文局应急监测工作群里发出信息通知,堰塞湖坝上水位距泄流槽底坎0.36米,4时45分堰塞湖水位到达泄流槽底坎,10时50分泄流槽全线贯通过流。随着一条条信息的刷新,我们叶巴滩监测小组人员各就各位,严阵以待,全力抢测“万年一遇”洪水。
13日9时07分,工作群发出叶巴滩水位预计10时开始上涨的信息。11时,叶巴滩导进段江面开始出现细小漂浮物,12时水位开始缓慢上涨,每10分钟上涨1厘米。组长冯东用开玩笑的方式给我们打气说:“同志们,敌人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现场了,我们先放过它,准备迎战敌人的大部队。”
16时40分,叶巴滩水电站业主现场负责人召开现场安全会议。负责人告诉我们:1、禁止任何人员进入警戒水位线
冯东立即与业主现场负责人协商,我们在中低水(2740米左右)进行浮标测流2次,此次洪水罕见,需要收集相关资料;根据上级部门测算,水位变幅在25~35米之间,我们现在的监测平台高程为2770,可以保证安全,能否不撤离。
经多次协商、沟通,业主现场负责人最终同意我们在水位达到
夜测万年一遇洪水
17时16分,水位开始大幅上涨,我第一时间跑到监测房里查看仪器状态和数据,发现仪器水位变幅1.60米。正在这时,冯东问:“杨安胜,仪器能不能跟上?”我回答到:“应该可以,你们读一个人工水位”。17时17分,冯东说:“人工水位
1分钟水位变幅
17时17分,开始由徐军用全站仪观测水位。由于水位涨幅快,流速大,边坡开始塌方,安装的直立水尺被毁,原定采用全站仪观读水尺的方法不可行,只能采用全站仪免棱镜打水边观读水位。由于水位涨幅太快,全站仪测量难度较大,徐军果断采用将全站仪测量目标点抬高预测,同时一直通过目镜观测水位,待水位涨到观测点后按当前时间记录水位。
17时22分,调整气泡率时由于情况紧急,我只能凭经验将调节阀旋了2圈,最后经测定气泡率约200个/每分钟,调节气泡率后水位与人工观测水位仍有较大误差。
调试水位自记设备
现场移动基站故障,只有电信的手机还有信号,当即决定由我将水位报给攀枝花水情分中心和曾适,由攀枝花水情分中心将数据录入水情系统,发往上游局和水文局,为后方计算人员提供数据支撑,并由曾适将水情数据报给叶巴滩水电站业主。
17时55分,低水气管被冲毁。17时58分,完成中高水气管切换,仪器与人工水位差值仍较大。水位也在17时55分达到了2750米撤离准备水位,高光成、丁真立即将监测点所有需要撤离的东西装车,准备撤离。
18时10分,天色越来越暗,全站仪观测难度加大,徐军在1个小时的高强度观测下有些疲劳。我主动接替徐军负责使用全站仪观测水位。这时叶巴滩水电站业主现场负责人过来找到我们说:“这么快的涨速,如果你们在下面测浮标,是不是都跑不赢”。
19时40分,水位2759.98米,距撤离水位只有2厘米,现场响起了要求所有人员撤离现场的铜锣声。伴随着江面激荡的水流声,不禁有几分悲壮的感觉。蒲政平、丁真按业主现场负责人要求撤离,留下我、冯东、徐军观测水位,高光成将车启动,车头向外,随时准备撤离。
19时50分出现洪峰,洪峰水位2760.16米,水位变幅
洪水渐渐消退。20时40分,自记仪器水位与人工观测一致,启用自记设备进行水位测报,人工每半小时进行一次校核,直到此时,大家才发现都没有吃晚饭。
23时30分,开始恢复人工观测,每半小时观测一次水位。23时35分,水位退出中高水探头量程。14日凌晨3时以后,每小时观测一次水位。
面对远超万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小组人员没有慌乱,沉稳镇定,紧张有序开展应急监测。在组长冯东现场指挥下,大家克服饥饿、严寒、业主要求撤离等困难,按照既定的监测方案,收集了完整的涨退水过程,为下游巴塘、奔子栏、石鼓水文站的洪水演进计算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得到水文局、上游局、叶巴滩水电站业主的高度赞扬。我们没有辜负各级期望,出色完成了应急监测任务,我也总是忍不住为我们这个英雄的小组点赞!
事后我问组长冯东:“东哥,你当时就不担心害怕吗?”他说:“怎么可能不担心,但我作为组长,不能将压力给你们。其实我心里一直担心着,首先是大家的人身安全,其次叶巴滩是堰塞湖下游第一个监测站点,很多情况首当其冲,一切都是未知的,水要涨多高,涨速有多快,流量有多大,我们监测点旁边的山能不能经受得住洪水冲击,所有这些都是未知的,未知就意味着我们要做更多的、更全面的准备,大家都是好样的,都雄起了。”
集体合影,留下难忘记忆
——踏雪而归,戴上哈达,应急抢险“一家亲”
11月18日早8时,报出最后一个应急监测水位数据后,我们圆满完成应急监测任务,按照上级安排,小组人员撤离现场。据向当地村民了解,欧帕拉山17日开始降雪,山上积雪约50厘米,行车需安装防滑链。
为确保安全,我们又购买了一套防滑链。14时11分,在海拔
我们一边挂防滑链一边笑着说:“我们技术不好,只好多挂几个”。其实我们心里想的是,多挂2个安全系数高一些,毕竟安全第一。17时24分,我们安全到达巴塘县城。
戴上洁白哈达
20日一早,我们早早起来,查看车辆状态,准备继续返程。这时,当地正在为有关人员送行,送上洁白哈达。他们看到了水文应急监测车辆通行证,于是走过来询问情况,得知我们是长江水文参加白格堰塞湖抢险应急监测的人员,连连表示感谢和赞扬,并为我们4人戴上了洁白的哈达。正当我们表示感谢,询问对方姓名和职务等信息时,他们挥着手说,抢险救灾一家亲,谢谢你们!时间紧,我们先走了!后会有期!我们戴上洁白的哈达继续返程,于11月21日下午安全抵达重庆。
在11月23日上游局召开的欢迎应急抢险队员凯旋座谈会上,党委书记、局长张世明对叶巴滩监测小组作了高度评价,认为克服艰难险阻,迅速反应,科学监测,打赢了溃决洪水应急监测第一个漂亮仗,收集到了至关重要的、十分宝贵的水文资料,完成了一项历史性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