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游局第十届水文勘测技能大赛表彰会上的讲话
党委书记、局长 彭万兵
2025年11月13日

表彰会

表彰会
同志们:
大家好!经过前期精心筹备和几天来的紧张激烈角逐,上游局第十届水文勘测技能大赛即将圆满落幕。
这是上游局年度工作的重头戏。在此,我谨代表局党政班子,向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各位选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程坚守岗位、公正评判的各位裁判表示由衷的敬意!向为大赛筹备和组织付出辛勤汗水的全体工作人员、各承办部门以及精心组织参与的各分局,表示衷心的感谢!向积极参与本次大赛的每一支代表队、每一位参赛选手表示诚挚的问候!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做好上游水文“十四五”收官,推动“十五五”启航的关键阶段,举办本次大赛,是响应水利部“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水文现代化要先行”的具体行动;是乘势推进上游局水文现代化变革的冲锋号;是落实长江委水文局人事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对青年队伍专业素养与实战能力的一次集中检阅;也是上游水文优良作风薪火相传的生动写照。大赛为青年职工搭建了一个展示风采、切磋技艺、交流提升的优质平台。通过大赛,传递出我们的理念:塑造我们上游局的未来,打造我们上游局水文现代化事业的生力军!
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技能大赛,彰显我们水文技能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上游局在技能大赛方面,具有优良传统并屡创佳绩。我们始终重视并愿意持续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技能大赛在推动技术能力提升、人才锻炼培养成长,以及综合实力增强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本次大赛中,一批技艺精湛、素质过硬的水文青年脱颖而出,赛出了成绩、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达到了大赛预期目的。这既是各位选手刻苦钻研、勤学苦练的成果,也是全局上下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持续强化业务能力建设的生动体现。
本次大赛,不仅是一次技能的较量,更是一场水文现代化变革的冲锋号。当前,水文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新技术、新装备广泛应用,水文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对我们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举办这样的技能大赛,旨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育才、以赛选才,激发全体青年职工钻研业务、提升技能的蓬勃热情,推动全局水文业务能力实现迭代升级。
本次大赛,各位选手在赛场上沉着冷静、操作娴熟,用一次次精准的操作、一组组可靠的数据,诠释了新时代上游水文人的专业素养。但比成绩更可贵的,是你们身上那股不服输、不怕难、不放弃的拼劲,是对水文工作精益求精的坚定执着和孜孜追求。
各位选手待考时,反复调试仪器设备,只为追求更精准的结果;在失误后迅速调整状态,以冷静与专注完成后续操作;赛后及时复盘,持续进行探究和讨论。这种对技术的敬畏、对事业的忠诚、对自我的苛求,正是上游水文精神火种的生动写照。你们的沉着、自信、坚定、谦虚、刻苦,让我们看到了上游局蓬勃向上的未来;假以时日,你们一定能成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上游水文尖兵。
二、以青春破局,在机遇与挑战中拼搏成长
当前,我们正处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篇的关键节点。按照水利部及长江委部署要求,我们要着力提升水文监测预报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实现从传统水文向现代化水文、智慧水文的跨越式发展,努力实现全要素、全自动、全量程、全天候的“四全”测报和智能化运行,全面提升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能力。这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上游局乘势而上,正在全面推进水文监测预报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加快建设水文智控中心,构建智慧水文体系。在这一重大变革中,上游局每一个职工,尤其是青年一代,是机遇,也是挑战,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赋予了更大使命。新科技的迭代、新赛道的涌现,为逐梦的青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
上游局各项工作卓有成效的推动,展现出新气象。昨天,水文局科技委和老领导一行到上游局调研,肯定了我们的进步和对未来工作的思考。上游局这盘棋更好的活起来,就是我们最大的进步。
在此,我对各位选手和全局青年职工,提出四点希望:
第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做“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水文人。 上游局防汛测报战线4500多公里,涉及西部七省(市区),工作条件艰苦、任务繁重。但越是艰苦,越能磨炼意志;越是繁重,越能锻炼才干。希望你们将个人理想融入水文事业,将青春汗水挥洒在长江上游广阔的江河湖库,努力在平凡岗位上,铸就非凡业绩。
第二,要练就过硬本领,做“懂技术、会管理、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当前,上游局正全力打造水文智控中心,锚定实现“看、管、测、整、报、算、用”一体化管控目标,迫切需要全能型、复合型人才。新时代的水文工作,已不再是“一支笔、一本簿、一条船”的传统模式,而是“空天地水工一体化、人机物智能协同”的现代化体系。希望你们持续学习、终身学习,既要精通人工测验、资料整编等传统技能,又要熟练掌握新仪器、AI、大数据、信息化等新技术,真正成为“一专多能”的行家里手,为水文智控中心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特别要强调的是,本次大赛首次增设编程考试,这是顺应时代发展、推进智慧水文建设的重要举措。掌握编程技能,就是掌握了打开智慧水文大门的钥匙。希望大家高度重视、刻苦钻研,努力成为既懂水文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里,我讲两件事,当然也还有做得更好的,可能我没有关注到。
第一件:前几天,我看到攀枝花分局自行组织了业务培训,内容涵盖ADCP测流、时差法测流、缆道维护、Python编程、内业资料整编等。这次培训既是水文业务知识的更新,更是新技术认知的革新。攀枝花分局积极摆脱对传统生产作业路径的依赖,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变革,主动学习数据处理工具与编程语言,立足岗位,深入思考如何将智能识别、智能预警、智能文档处理等新技术真正落地在实际工作中,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积极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在此,对攀枝花分局表示点赞,各分局各部门也要大力推进智慧化新技术培训和应用。
第二件:今年3月份,宜宾分局受邀承办宜宾市水利局“水脉律动映初心,精准测报显担当”第13期“初心课堂”。分局支委、业务骨干等6名党员,围绕党建引领水文高质量发展、百年老站(宜宾水位站)、精准测报守护江河安澜等主题,讲述了观天测水、追峰逐浪的生动故事。这是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加强与驻地单位交流互鉴,积极扩大发展“朋友圈”,推动事业经济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典型案例,值得充分点赞。课件相关资料在上游局内网作了专题展示。这类活动各分局各部门应多开展,以激发全局干部职工的活力与动力。
第三,要勇挑重担,做“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中坚力量。 上游局辖区点多、线长、面广,防汛任务重、测验难度大。希望大家主动投身最艰苦的岗位、最紧急的一线,在实战中锤炼过硬作风,并善于运用科技手段破解难题,将新技术新装备作为攻坚克难的利器。在一次次实战历练中增长才干,推动传统作业模式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实现效率提升和工作减负,真正成为“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的上游铁军。
昨天,水文局科技委专家和老领导,指出了我们在线自动化监测方面的不足,要求针对新技术、新仪器应用存在的问题,组建专项技术攻关专班。接下来,分管局领导和技术管理室要制定方案,推动落实。水文现代化转型,自动在线监测是基础、是根本、是前提。希望在座的各位勇当排头兵、领跑者,甚至是孤勇者。机会摆在大家面前,机会是公平的,希望大家牢牢把握。
第四,要传承精神,做“赓续血脉、薪火相传”的上游水文使者。 上游局70余年的发展史,是一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严细求实、团结开拓”的奋斗史。希望大家不仅学技术、学业务,更要学传统、学作风,将老一辈水文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基因代代相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水文工作要讲奉献、讲敬业、讲情怀、讲格局。
三、新起点,奋进上游水文现代化新征程
同志们,大赛虽已落幕,但奋斗永无止境。我们要以本次大赛为新起点,持续放大“赛训结合、赛用结合”的综合效应,推动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常态化机制。
要系统总结大赛经验。完善“训、赛、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链条。对大赛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要逐一梳理、逐项攻关,推动“问题清单”转化为“提升清单”,真正实现“赛一次、进一步”。本次比赛后,要进行复盘。一方面:比赛存在的问题及暴露出的技术短板,要消化落实。另一方面:从这次比赛结果来看,还是有许多亮点,有突出的综合型选手,也有专项拔尖的特长选手,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和引领作用,积极为明年长江委技能大赛,以及今后的全国技能大赛做统筹准备。
要加快成果转化。推动“赛场标准”上升为“岗位规范”。对大赛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及时固化为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推广到基层测站,应用到一线生产,让“赛场风采”转化为“岗位常态”。
要强化典型引领。营造“尊重人才、崇尚技能”的浓厚氛围。对大赛中涌现出的技术能手、岗位标兵,除了加以表彰奖励之外,还要优先推荐参加更高层次竞赛、优先安排进修培训、优先提拔使用,真正让“技能改变命运、人才成就上游”成为全局共识!
各位年轻的朋友们!上游局的未来是你们的,上游局水文现代化建设的希望和重任,也寄托在你们身上!愿你们以本次大赛为新的起跑线,不负韶华、不负时代、更不负自己,在奔腾的江河上书写无悔的青春,在壮阔的长江水文事业中,成就非凡的人生!
同志们,“十五五”新征程即将开启。我们要持续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水文局坚强领导下,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携手并肩、砥砺前行,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过硬的本领,奋力谱写上游水文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
时间关系,我就讲这些,并一起共勉。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