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游局新职工见面会上的讲话
上游局党委书记、局长 彭万兵
2025年7月28日
各位新同事、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怀着非常高兴的心情,举行新职工入职见面会。首先,我代表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领导班子及全体干部职工,向各位新同事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你们的加入,为我们这支肩负使命的水文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长江上游水文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蓬勃力量。下面,结合我个人30余年的工作认识和经历,简要跟大家交流一些心得体会。
一、认识水文:传承使命,守护长江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从青藏高原的涓涓细流,到东海之滨的滔滔巨浪,长江的每一个水文数据都关乎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承载着国家水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作为水文人,我们肩负着“把脉江河、守护安澜”的天职和使命。上游水文工作更是长江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的“前沿哨兵”。从雪域高原到三峡库区,从暴雨山洪到干旱预警,我们的数据是国家决策的基石,我们的坚守是流域人民安居乐业的屏障。水文工作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一份荣耀!
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纪,青年朋友们选择了水文事业,就是选择了一份“与江河为伴、与数据为友”的责任,这是非常明智正确的人生抉择。希望你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到水文不仅是科学,更是民生;不仅是职业,更是担当。老一辈水文工作者“把脉江河、风雨无阻”的精神,需要你们接续传承。
二、共筑水文:同心同行,共创未来
上游水文人始终秉持“团结、奉献、科学、创新”的长江委精神,以及“情系长江、科学测报、持续创新、服务社会”的长江水文核心价值观。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
一方面:你们是单位的未来。我们将全力搭建成长平台,干事有平台、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有回报,助力你们快速成长、成才。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我们局人才队伍青黄不接,事业发展受到制约,一批大学生逐步走进上游局。面对当时社会流传“一张报纸一杯茶”的观念,我们年轻的大学生(今天已经逐步老去,该你们接班了)怀揣梦想、理想和信念,主动作为,促进了上游水文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前几天,在水文局新职工见面会上,官学文局长与你们分享了:“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三个问题。我认为这几个问题非常好,希望大家深刻领会其中蕴藏的丰富内涵。他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上游局工作,2010年至2016年先后担任上游局党委书记、局长;2016年9月升任长江委汉江集团公司纪委书记、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纪委书记;2019年担任水文局副局长(期间还在重庆市水利局挂职副局长),后来又兼任水文局党组副书记,今年1月份升任水文局党组书记、局长。
我的前任张世明局长,在90年代参加全国首届水文预报竞赛获得优异成绩。肖忠副局长、总工打开了上游局水文测验资料审查和技术管理新局面。去年退休的刘德春副总工,开创了上游局河道泥沙分析研究。吕平毓副总工开创了水质水环境监测与分析研究新篇章。汤成友副总工把传统水文预报带向现代水文预报,长江水文在全国率先实现118个中央报汛站自动报汛。科研室方德胜主任推动我们的水文监测技术迈上新台阶,领先和服务周边省市水文行业。技术管理室赵东副主任在水文测报、整编、分析计算等方面走在全江的前列。时间关系,不逐一枚举。这一批学子,堪称上游局历史上的黄金一代。
另一方面:单位是你们的坚强后盾。期待你们在水文测报、防汛抗旱、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等战场上展现青春风采。这些年来,我们取得成果有目共睹,成绩斐然,我们已经走出传统水文,迈向现代水文。水文专业领域涵盖水文测验、水文情报预报、水文分析计算,河道泥沙勘测与分析研究、水文测报信息化自动化、水质水环境监测与分析研究等7大专业领域,走在全国水文的前列。长江水文各勘测局中,我们的专业领域全、技术实力强,经济发展从我们参加工作时的零起步,到今天创收产值过亿。我们的人才队伍也不断成长、成熟,我们现有的局领导、部门领导、分局干部都是我们的新生力量中走出来的。上游局还获得许多辉煌的荣誉: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禹水利科技一等奖等多项全国和省部级科技表彰。勇夺第六届全国水文勘测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七届全国水文勘测技能大赛冠军,多次荣获省部级技能大赛大奖。无论是机关还是基层一线,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防汛抗旱先进个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水利技术能手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和劳动模范。特别是巴塘水文站的老站长(坚守雪域高原30多年直至退休),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与合影,为上游局赢得了崇高荣誉。我们还编写了大量技术规范、论文专著、发明专利、科技推广目录。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一茬一茬的新生力量不断贡献和添砖加瓦来实现的。可以肯定的说,未来你们一定也会有类似的技术专家和管理领头人。
三、机遇与挑战并存,长江上游水文前景广阔
当前,长江水文事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长江上游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水文监测难度大,技术创新要求高。作为新时代水文人,你们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
——国家战略支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数字中国建设等国家战略,为水文事业赋予了新的使命。
——科技创新赋能:遥感监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传统水文工作模式,智慧水文建设方兴未艾。
——绿色发展需求:长江大保护、河湖长制深入推进,水文数据在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中的作用愈发关键。
但同时,我们也面临挑战:极端气候频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文监测精度要求不断提高。机遇与挑战并存,正是你们青年一代大展身手的舞台!
四、青年水文人,奋斗正当时
坚定信念,扎根水文。水文工作虽有艰苦的一面,但使命光荣、意义非凡。希望你们传承“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水文工作离不开“脚上沾泥、手上磨茧”,希望你们沉下心来,从基层站点做起,在实战中成长。
勤学苦练,增强本领。水文是门科学,需要扎实的专业功底。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老同志学,特别是向规范、规定、文件学,掌握现代水文测报技术,成为行家里手。迅速完成角色转换,虚心向一线前辈学习,掌握水文勘测、数据分析、信息化技术等核心技能。
勇于创新,敢为人先。青年最具创新活力。希望你们积极拥抱智慧水文、“地水空天工”透彻感知等新技术,为传统水文注入创新活力。当前水文行业正面临水文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现代化建设之路。希望你们秉承“科技、人才、创新”的理念,不走寻常路,勇于开拓创新。
团结协作,共担使命。水文是集体事业,需要团队精神。希望大家互帮互助,众人拾柴火焰高,齐心协力划大船,在防汛测报、应急监测等任务中锤炼优良作风,彰显青春担当。在智慧水文、水文专业拓展等新领域大胆探索,推动上游水文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青年朋友们,长江奔腾不息,水文事业永远年轻、大有可为。希望你们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抗洪精神、新时代水利精神、长江委精神,以及长江水文核心价值观,积极主动顺应时代浪潮,与水文事业同呼吸、共命运,不断拼搏进取,坚持久久为功,你们必将成为未来水文事业中流砥柱的一份子,长江上游水文必将因你们而更加精彩!你们的青春和人生,也会因长江上游水文而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最后,我分享两句话与大家共勉:“水文人的价值,不在于办公室的方寸之间,而在于江河安澜的壮阔画卷。”“江河万里,水文可测;青春无悔,奋斗以成!”希望你们以梦为舟,以志为桨,在长江上游4500多公里广阔的水文战线上,奋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时间有限,我就简单讲这些。谢谢大家!
(备注:见面会其他议程介绍了上游局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