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沙江奔入长江怀抱的地方,一座宏伟的水利工程巍然矗立,它就是向家坝水电站——中国第五大水电站,也是“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枢纽。作为金沙江梯级开发的最下游一级,向家坝水库承载着发电、防洪、航运、灌溉等多重使命,也凝聚了上游水文测绘人洒下的无数汗水和智慧结晶。
无论是选址勘测、施工建设、还是运行管理,测绘技术始终贯穿其中,为这座“金沙江明珠”的诞生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和科学保障。上游局2004年首次踏入金沙江开展大规模河道勘测,此后连续开展了大量控制、地形、断面等不同项目、不同测次的观测任务。2025年,上游局承担了金沙江下游四库河道设施设测工作,有力推动库区系列观测向高精度的“天空地水”一体化观测迈进。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寒料峭中踏上测量征程
今年元旦以来,上游局在向家坝库区开展河道观测四进四出,先后开展了控制点埋设、引测点查勘、高程控制、平面控制等测量工作,河勘健儿们持续奋战80余天,从初春的乍寒,奋战到夏日的炙热。有的是控制测量“新手”,已经锻炼成了轻车熟路的“师傅”。无论是高山峡谷险境,还是植被茂密草丛,面对艰苦环境,测量队员们始终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责任在肩。
传、帮、带一直都是河道勘测中心的优良传统。既是工作方式和方法,更是氛围和风气。测量组负责人樊小涛看着几个年轻队员,心里泛起了嘀咕:“这么重要的控制工作如何保质保量完成?”问题总比办法多,测量组现场开展一对一老带新,手把手教学,每日对问题及时复盘剖析和答疑解惑,帮助新手快速提高技术技能,也增强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春寒料峭测到三伏酷暑,气温高斗志和热情更高
老测量队员彭斌积极发挥“智囊”作用,充分利用手机定位小程序优化工作流程,以创新思维提升外业效率,展现了老队员的技术智慧。刘少聪、刘珂等青年队员,白天在野外翻山越岭、爬坡上坎,承受着体力的极限考验;夜晚仍挑灯夜战,处理各类数据。正是这种"外业内业双肩挑"的拼搏精神,确保了每一个测绘数据的准确可靠。宜宾分局米章毅第一次参加测量,面对复杂的地形和繁重的任务,他没有丝毫退缩,虚心请教每一个操作细节。孙征安由于常年野外奔波,有腰肌劳损,每次出测前都会默默地在腰间贴上膏药,然后义无反顾地奔赴作业一线。正是这种"轻伤不下火线"的奉献精神,河道勘测健儿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各项任务,为"国之重器"健康运行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
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上游水文河道勘测健儿们,将以更加踏实有力的脚步,更加先进的现代化测绘技术,更加科学精准地丈量山河经纬,在数智时代浪潮中,锚定河勘事业发展定位坐标和技术攀登高程,让每一组数据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为续写新时代壮丽测绘篇章作出新的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