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渝大地中,有一段长达370公里的长途水准测量任务,它宛如一条隐形的纽带,将山川与河流紧密相连,编织出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而我所在的涪陵分局测量小组,正是这条隐形纽带上一颗虽小却异常坚定的螺丝钉,我们肩负着其中编号为“1035”的线路测量任务,这条线路从重庆市的石船镇蜿蜒延伸至两江交汇之处,总长度约92公里。这不仅仅是一段对专业技能的严酷考验,更是一次对意志与毅力的深度磨砺,它让我们在汗水与坚持中,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测量精神。
石船镇,一个名字中就蕴含着故事的地方,它坐落在巴渝平行岭谷的铜锣峡背斜与明月峡背斜之间。其西侧紧邻铜锣峡背斜的东翼,东侧则倚靠明月峡背斜的西翼,地势呈现出显著的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这里的地形多变,既有连绵起伏的丘陵,也有深切曲折的河谷,同时还分布着低山、槽谷和洼地,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尽管每一站的测量距离并不遥远,但地势的坡度却相当大,平均海拔约320米,而最高点位于石壁村的保陈寨,海拔高达550米;最低点则位于金滩河边,海拔仅有170米,两者之间的海拔落差达到了380米,这无疑给我们的测量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六月的石榴,宛如点点火红镶嵌于翠绿的枝头,悄然收敛了五月那番争奇斗艳的芬芳,它们在炽热的骄阳下,以流光溢彩的姿态,默默编织着膨胀而饱满的梦想。而石船镇的山峦,一座紧挨着一座,有的巍峨挺拔,直插云霄;有的蜿蜒曲折,绵延不绝。我们,就在这山山相连、地势复杂的道路上,手持水准仪,肩扛两根水尺,一步一个脚印,“一站,一站”地艰难前行。这里的地形高低起伏,落差之大,使得每一站的距离都短得惊人,最短的一站仅仅三米之遥。中午短暂的休憩之后,我们再次踏上征程,重复着那“一站,一站”的枯燥而又艰辛的步伐,直到天色渐暗,才勉强收工。夜晚,当我们埋头于资料的统计与整理时,才惊觉一天下来,竟然只测量了两三公里的路程。而反观另一组,由于他们所处的地势相对平坦,每站可以轻松测量五六十米,甚至更长,一天下来,五六公里的成绩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这样的对比,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测量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每一分进展背后,都凝聚着汗水与努力。
沉着冷静
六月的天气,除了酷热难耐,蚊虫叮咬也是家常便饭,尤其在草木繁茂之地,更是防不胜防。在测量的途中,我们逢“站”必上,无一遗漏。记忆尤为深刻的是“鱼嘴”水位站,从公路到站点的那段小路,杂草丛生,几乎难以辨认。尽管时值午后,但蚊虫的嚣张气焰已如夏夜沉沉,兰堂初开,飞蚊伺暗,声如雷鸣。尽管我们已做足了准备,风油精、花露水、驱蚊液一应俱全,但在那群饥渴难耐的蚊虫面前,这些防护措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原本依稀可见的小径,被杂草和藤蔓覆盖,我们只得一边用镰刀劈开一条通道,一边艰难前行。小组中的小王,一边原地跺脚,一边苦笑自嘲:“看来,我们的到来,给这些饥渴难耐的蚊虫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大餐机会。”这条小路因常年无人问津,当我们终于成功测量完这段路程时,每个人的身上都已布满了蚊虫叮咬的痕迹。我们数着身上的疙瘩,数着数着,不禁苦笑,这每一道痕迹,都是对测量工作艰辛与不易的最好见证。
穿山越岭
寻找测点
时间悄然来到了七八月,重庆的夏天以其独有的“热情”迎接着我们。清晨4点半,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夜色,我们已经整装待发。穿好工作服,戴上大草帽,尽管装备齐全,但面对太阳的炙烤,我们依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主城区的“山城”之称并非浪得虚名,因为主城被山所围绕,不是在上坡,就是在下坡,故而称之为“山城”。透蓝的天空下,悬着火球般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即使我们五人测量小组头顶大草帽,身穿长袖防晒工作服都抵不住这骄阳,我们依然被晒得黝黑黝黑的。我们人人都有半天喝五、六瓶矿泉水还不用上厕所的能耐,汗水早已将摄入的水分全部挥发掉了。小唐作为团队中的“小胖子”,更是成为了“汗如雨下”的代名词。每天回来,他的衣服上总是覆盖着一层白白的盐渍,那是汗水蒸发后留下的痕迹,也是他坚韧不拔精神的最好证明。
日复一日,我们在这条蜿蜒的山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每一站的测量,都是对精准与细致的追求;每一次的坚持,都是对信念与责任的坚守。随着“1035”线路逐渐接近尾声,我们深知,这90多公里的路,是我们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是用汗水与毅力铸就的。正如古人所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的路,虽然漫长且充满挑战,但每一步都踏出了坚定的信念与不屈的精神。
不惧酷暑
准确示意
回望这段历程,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测量数据的积累,更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与超越。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面对何种困难与挑战,我们都将铭记这段经历,继续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出发,同时也见证最后一缕星光的温柔。因为我们深知,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