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明 | 贯彻水文局工作会议精神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稿件来源:长江水文网 发布时间:2023-02-10 作者:张世明 打印

长江委水文局2023年工作会议,是在全局上下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共襄盛举、昂扬奋进,走好新征程的一次大动员。

水文局党组书记、局长程海云作的《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动新阶段长江水文高质量发展》工作报告,紧扣实际,守正创新,内涵丰富,为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长江水文高质量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必将对长江水文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切实学懂、弄通、做实水文局工作会议精神实质和任务部署,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努力为新阶段长江水文高质量发展,体现上游作为,贡献上游力量。

深刻认识当前发展形势和工作要求。水利和水文事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党的二十大报告来看,对保障国家水安全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从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来看,提出要以流域为单元提升水情测报和智能调度能力,将数字孪生流域建设作为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核心与关键。从新阶段长江水文高质量发展来看,要坚持系统观念与问题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水文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主线,创新业务、服务与管理模式,提高支撑服务能力,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水文工作各方面。

上游局作为长江水文外业勘测大局,要强化担当意识和机遇意识,更加自觉地把自身发展紧密融入长江水文发展大盘,更加自觉地把各项工作放到长江水文大局考量,从全局谋划一域,从一域服务全局,奋力谱写上游水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要深化科技创新,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我们要推进水文信息化建设。加强水文基础信息及特性分析,以空天地立体监测为手段,着力监测技术“本地化”创新,提高水文要素“实时性”和“动态化”水平,为长江水文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支撑。我们要加强新技术应用。努力攻克流量和泥沙等水文要素在线自动监测等技术难题,持续推进缆道雷达测流、超声波时差法、侧扫雷达、ADCP、无人机等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在水文监测方面的应用,着力解决在线监测率偏低问题,减轻劳动强度,释放人力资源,提升生产力。我们要重视基础科研。在构建数字孪生流域的背景下,完善基于水库为节点的洪水预报体系,提升受水利工程影响的山区性河道水文监测能力。充分利用与高校院所战略合作机制,选择有基础、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合作项目,加强数字孪生方面的交流,进一步发展我局科技创新能力。

二要优化社会服务,抢占高质量发展“制高点”。服务经济社会是上游水文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我们要抓住长江上游水库群这个关键,水库群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特征,更是上游局高质量发展的优势资源。要把服务长江上游水库群作为首要目标,充分发挥水文预报、水文监测、水环境监测、河道勘测等专业优势,努力实现更大发展收获。我们要充分服务经济社会。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充分发挥站网和资料优势,积极服务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水环境监测、水生态保护,以及流域综合规划,进一步强化技术支撑作用。我们要主动作为。积极走出去,与水利、交通、航运、环保等领域合作,强化资源、信息共享,积极扩大“朋友圈”,打开更加宽阔的经济发展市场。

三要强化系统管理,提升高质量发展“新效能”。我们要逐步构建水文大数据平台。开展测站信息整合与展示系统建设,整合水位、流量、降水、蒸发等水文信息到一个平台,将分散、复杂的数据集中化,充分挖掘海量数据的潜在价值,在算据、算法、算力上实现突破,铸造上游水文“聚宝盆”。我们要推进测站可视系统全覆盖。及时了解测站当前动态,做到测站动态实时监控管理,克服机关与测站的物理距离,打造上游水文“千里眼”,做到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得到释放。我们要全面深化数字办公。开展综合办公平台自主搭建模块提档升级,实时展示人事、合同、项目、设备设施、资产、后勤保障等数据信息。以系统化的管理思维,强化全局核心资源的动态管理,盘活上游水文“数据库”。

谱写上游水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其势已成,其时已至。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 深化服务“四个长江”,全面建设“五大体系”,努力推动上游水文全要素数字化转型发展,朝着水文现代化砥砺奋进。

责任编辑:张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