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零下5度,我们采取先前办法,烧开水给面包车加热,然后启动。从巴塘出发,去岗拖水文站,我们选择最近的一条路,先走318线,后上215国道,先至白玉县,后到岗托镇。
这条路看着距离最短,但特别难走。车子在石子路上缓慢地颠簸着,也像有了高原反应,特别吃力。不容易,“小面包”也尽力了,能跑长途的“小面包”也是“汗血宝马”!
路上,米拉雪山雄伟、漂亮,雪域高原风景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高寒和高反带来的不适,也渐渐被赏心悦目的感觉所中和。翻过雪山,“小面包”明显有力了,跑得轻松欢快了。
路途风景
岗拖水文站是长江水文海拔最高、最上游的水文站。车子慢慢靠近那里,以前在网上报道中看到的、在同事们口口传讲中听到的,许多关于岗拖水文站和张斌的感人故事浮现脑海,敬佩和感动之情油然而生。岗拖水文站是什么样子,马上就可以一睹真貌了。
到了!醒目的门牌,干净的院子,挺拔的站房,成荫的树木,奔腾的江水,洁白的云朵,高耸的山峰。岗拖水文站既有想象中的美丽高原画风,更有身临其境的朴实亲切。这里虽然山高水远,条件较为艰苦,但工作有序,环境整洁,可以看出,上游局的平常工作部署,都能及时在这里落地生根。
我们和藏族观测员一番寒暄,大致了解近来有关情况。老唐和老蒋,两人不顾一路疲劳,认真细致地清点和交接设备,一二三四交代得非常清楚。随后,观测员带我逐一查看资产和设备使用管理现状。走进办公室,第一印象就是整洁有序,比如打印机用毛巾遮盖,揭开一尘不染,状态标识清晰醒目。柜子上摆放着一台大收音机,很有年代感,可以想象,它为岗拖水文站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新闻、信息和故事,陪伴着水文站职工度过了一个个坚守、奉献、充实的寒来暑往。
岗拖水文站 资料图片
岗拖水文站实行巡测以后,根据安排,张斌有时在岗拖水文站坚守,有时在巴塘水文站工作,此时没有在这里。关于他的一幅幅镜头画面,一个个感人情景,让人印象十分深刻。
参加工作16年来,张斌舍小家、顾大家,“一人一站”无怨无悔坚守在长江水文最上游、最偏远的岗拖水文站,开展水位、流量、雨量、蒸发等水文测报工作,为金沙江防汛抗旱作出了积极贡献。2017年,他众望所归,被评为长江委第二届“最美一线职工”。
2018年金沙江“11.3”白格堰塞湖险情发生后,张斌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冒着生命危险和零下十多度严寒,连续10余天昼夜开展水位观测和报汛,为抢险救灾提供了重要决策支撑,被长江委评为“两江”堰塞湖处置暨防汛抗旱先进个人。
2019年6-7月,湖南广播电视台摄制组专程前往岗拖水文站,深入采访张斌先进典型事迹,制作了《一江一站一生情》专题视频,在湖南卫视芒果TV《可爱的中国》第一季第五集播出不久,网络观看量就达500多万人次,生动反映了上游局职工恪尽职守、敬业奉献,干一行、爱一行的鲜明品格。
跟观测员聊天时,他对张斌充满敬意和钦佩,认为他艰苦朴素,待人很真诚,工作很踏实,业务很熟练,水文站里里外外的事情,总是心中有数,很少有差错。看得出来,观测员讲得很实诚,是发自内心的,不时比划着大拇指。
岗拖水文站 资料图片
事情办妥后,走上大桥,我转到岗拖水文站对岸。放眼望去,江水滔滔,群山巍巍,岗拖水文站犹如一颗美丽的明珠,镶嵌在金沙江畔。数度春秋,初心不渝,经历高原风霜雨雪和洪浪洗礼,岗拖水文站更加坚实挺拔,忠实履行职责,静守一方安澜。
此次高原之行,已抵达终点站。来时兴奋,归途思感。上游局当前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每个职工有责任、有义务,在本职岗位努力拼搏,作出贡献。今后,怎样更加干好本职工作,岗拖水文站和那里的故事,给予了我许多触动、启迪和思考。
岗拖水文站,再见!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