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汛后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水文泥沙观测工作中,有一群“特殊”的测量骨干。他们头上有了白发,年纪五十有余,技能娴熟,经验丰富,在各自工作岗位是行家里手,在测量一线发挥着传帮带作用。
他们是由河道勘测中心高级工程师杨飞负责的床沙取样组“长老级”测量队员,也是这次河道勘测的一道独特风景。
床沙取样组承担了从奉节关刀峡至宜宾近千公里的长江干流,以及10条主要一级支流范围内的河道河床质取样内容,工作量达1000多个采样点。老职工们工作起来兢兢业业,认真严谨,扎实细致,既做了许多具体工作,也发挥了指导作用,还树起了示范榜样。
杜万春来自万州分局,是河道勘测的老队员了,先后参加过三峡工程库区135米、156米、175米蓄水等多次大型河道勘测工作。他是一名轮机长,特别爱护机器和设备。10月10日,到测量组报道后,大家就知道他肯定抱着各类工具到船舱去了,没有半天不出来。多少年来他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接手的测船先做个全面体检,该修的该换的,及时把工作做在前面,测船保养好了,工作自然就顺畅了。床沙取样组在长江云阳段附近作业时,途径巡逻的海事船艇发生故障无法启动。他应邀过去,三下五除二,犹如庖丁解牛,不一会就检查出问题并排除故障。对方连连表示感谢,对他高超娴熟的专业技能,竖起了大拇指。
杜万春检查调试水文测船机器设备
杜忠,来自涪陵分局清溪场水文站,瘦高的个子,戴着一副眼镜,咋一看特像一介书生和学校老师。他也是有着几十年丰富工作经验的老水文人了。每次操作设备,他一丝不苟,耐心、细致、专注。在长江涪陵段取样时,采样器被卡在江底,大伙儿费了多大劲,怎么也拉不上来。无奈之下,大家准备放弃的时候,他继续坚持,说再想想办法,一定会拉上来。随后和船长有序配合,花了一个小时,终于把采样器安全拉上船,为单位节约了数万元。
杜忠操作采样器设备
遇到故障不用怕,“二杜”到场就解决
杨飞,还有3年多就退休了,工作热心细致,熟悉内外业,勤快麻利,被河道勘测中心年轻职工亲切称为“杨妈妈”。下半年由于多个河道勘测任务需要同时开展,人手不够。关键时刻,她说:“没啥子的,我可以!”背上背包,穿上水文工作服,她全身心投入野外勘测。野外作业组长,不仅仅负责专业工作上的事儿,还涉及到十多人、测船、设备和资料的安全管理,以及方方面的安排和考虑。老将出马,一个顶俩,杨飞凭借多年内外业工作经验和扎实的技术技能,有序组织,合理安排,忙前忙后,床沙取样井井有条推进,体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工作精神。
杨飞与测量队员正进行取样称重筛分
目前,涪陵至奉节干支流(含乌江)的床沙取样工作已经完成。杨飞带领作业组,正在开展涪陵以上江段床沙取样。
杨飞、杜万春、杜忠是老同志了,在河道勘测野外艰苦的岗位上,他们依然拿出韧劲、拼劲和干劲,一边做好承担的工作,一边做好传帮带,扎扎实实、安安全全地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