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水文局下达关于长江设计院金沙江上游旭龙水电站水源勘察复核和补充工作任务勘测任务单,攀枝花分局承担了该任务。
接到任务后,攀枝花分局马上安排由主任工程师伍松林带队,邹费祥、蒋波、张云和驾驶员石正刚组成查勘组开展工作。
6月25日,查勘组从攀枝花出发,26日到达旭龙水电站。伍松林与长江委设计院刘自辉取得联系,协商工作如何开展。由于查勘地处甘孜州得荣徐龙乡各个偏僻少数民族聚居村庄,查勘组人生地不熟,也不了解当地藏族同胞的风俗习惯。刘工建议到得荣县扶贫开发局争取支持。
27日查勘组到达得荣县扶贫开发局,该局听取我们说明来意后非常重视,专门挤出时间开会研究,指定徐龙乡登巴乡长为这次查勘联系人。28日查勘组从得荣出发,到第一个查勘点徐龙乡莫丁村。
莫丁村是四川省甘孜州得荣县徐龙乡下辖的行政村,有43户人家常住人口276人,在当地是一个比较大的行政村。中午1点左右到达莫丁村对面,望着对面美丽的村庄,查勘人员犯难的问题来了。去年白格堰塞湖溃决洪水冲毁过江桥梁,眼前就是2根直径不足20毫米的钢丝绳。伍松林赶紧联系登巴乡长。乡长说:“已经安排好人员来接我们,但不知你们啥时候到江边,等一下就来”。大约半个小时,对面有摩托车的声音,过来一个高大威猛的藏族同胞,手里提着2个滑轮和2根保险绳,平时在水文站参加过高空打油,但都是站在打油架里面。抱着一个滑轮过江只在电视里面看到,下面是波涛汹涌的金沙江,几块被堰塞湖洪水冲掉的桥板,横在江里掀起几丈高的巨浪,越看越害怕。这个查勘小组人员最小年龄46岁,最大的张云没几年退休。大家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只有这一条路,如果不过江,任务就无法完成,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硬着头皮坐滑轮过江了。仔细检查滑轮和保险绳后,蒋波第一个溜过去,最终大家都平安到达对岸。
到达村里和登巴乡长了解村庄人口及农业经济现状之后,我们徒步跟随向导对水源地和取水口分别进行查勘和现场测验流量、断面、溶解氧、水温和水样采集。傍晚20时许返回旭龙电站住址。
水源地断面和流量测验
29日,我们从驻地出发前往徐龙乡渔波村。该村是距徐龙乡最远的一个行政村,26户人家,常住人口188人。
渔波村四十九道拐
进入村庄,乡长安排村里汉语讲得比较好的洛桑彭措会计联系我们,随后带领我们顺着渔波沟向水源地出发。
渔波村口查勘队合影
从海拔2600米左右延崎岖山路,徒步向海拔3100米出发,刚开始大家都沉醉在高原蓝天白云美景中,随着海拔不断升高,气温也不断上升,加之又背负仪器设备和矿泉水,脚步越来越慢。经验丰富的张云建议大家把没有喝的矿泉水全部倒掉,因为这里的泉水都是矿泉水。虽然只少了不到2斤,大家明显轻松不少。经过近2小时努力,到达渔波村水源地。稍作休息,开始测量。实地测量断面流量0.037立方米每秒,水温8.7度,溶解氧8.87毫克每升,同时完成渔波沟水量测量查勘。
查勘路上
中午13点多,回到洛桑彭措家中,主人用最好的酥油茶接待我们。借午餐时间,我们了解到渔波村人口及农业经济现状。傍晚19点左右返回驻地。30日,查勘组前往徐龙乡,徐龙乡党委书记带领我们到徐龙沟的源头(雪堆源)。
洛桑彭措家中午餐
雪堆源采集水样
雪堆源测验流量、断面、溶解氧、水温和水样采集完成后,我们自上而下对徐龙沟两岸分布的丁业、嘎校、扎绒、布中、尼中、徐麦、张仁等村进行调查和测量。中午13时许在徐龙乡午餐,午餐是到乡政府旁边的小卖部叫老板煮的面条,大家吃得有滋有味。
藏族同胞配合查勘
午饭过后,是这次查勘最后一站宗绒村,我们从乡政府沿徐龙沟向下行走,到达宗绒村取水口进行测量。完成任务后,我们顺宗绒村取水渠行走到村里上车。路程约6公里左右。正值下午,太阳西晒,大家晒得汗流浃背。道路遍布荆棘,不小心隔着衣服裤子都能扎出血。狭窄的渠堤,由于植被稀少,几百米陡崖一览无余,让人心惊胆战,忍不住脚发抖,靠深呼吸平静再走,走一段后慢慢适应,还有就是别东张西望,只看脚下。
宗绒村水渠远眺徐龙乡和金沙江
下午18时,返回驻地。经历艰难险阻,大家齐心协力、科学认真地完成了这次查勘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