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塘新站藏式风貌 黄志强 摄
安装缆道设备
4月26日,在科研室与攀枝花分局共同努力下,经过3天紧张施工作业,完成了巴塘新站下游巴塘(四)站缆道水毁设备恢复工作。
受2018年“11.3”白格堰塞湖泄流影响,奔子栏、巴塘(四)站缆道设备损毁十分严重。为保证2019年汛期水文测报正常开展,4月中下旬,科研室和攀枝花分局克服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精心有序推进两站缆道系统修复工作。4月22日,在完成奔子栏站缆道水毁设备恢复后,全体人员立即奔赴巴塘(四)站开展工作。
两个站均处于高原地区,工作路途遥远,施工环境恶劣,地形地貌复杂,容易发生高原反应,物资设备不能直接运到现场,施工难度大。全体人员齐心协力,攻坚克难,靠着肩抬背扛、手推脚蹬的方式,将铅鱼、钢丝绳、绞车等重物,悉数搬运到站,场面感人,难以忘怀。在缆道恢复施工过程中,有的人员发生高原发应,仍然坚持工作,搭上一把力。受地理和气候影响,巴塘站附近不时发生“沙尘暴”,狂风卷起漫天沙土,肆意袭略,吹得人透不过气来。工作人员合理安排,做好安全保障措施,相互提醒帮助,早出晚归,不言苦、不言累,全力有序推进相关工作。路过之人,见此情景,纷纷表示称赞。
想测站之所想、急测站之所急。提供优质高效的技术支撑服务,是科研室一贯思想和作风。科研室工作人员充分发挥“救火队”“应急队”先锋作用,既能协同作战,也能独当一面,确保按期、安全、可靠地完成承担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