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长江委水文局在武汉举办主题为“创新与共享”,突出“环境保护与信息发展”的第二届青年论坛。论坛紧密结合“一路一带”、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全面推行河长制等新形势,涉及水文水资源监测与研究、水文预报、河道监测与河演分析、水环境与水生态监测、水文科研和新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内容精彩充实,演示生动,讨论热烈。
长江委水文局副局长徐剑秋、总工程师陈松生出席论坛并讲话,寄语勉励我们青年同志积极学习,在工作中树立建业、创新和传承意识,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新一代,更好地推进长江水文事业发展。我作为上游局青年代表之一参加了论坛,获益匪浅。尤其是在水环境监测分论坛,我有幸交流和分享了在河流健康评估方面的相关工作认识,深受鼓舞,也感触良多。
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的监测任务从水量到水质,再到水生态,这是挑战,也是机遇,也对新时代水环境监测青年提出了新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几点思考体会和自己努力方向。
要认真工作,进一步加强学习。做到爱岗敬业,实践出真知,努力提高业务素质,积极投身长江水文事业,不断在水文水资源、河道、水环境、水生态等各个方面积累工作经验,加强与各专业工作之间信息互联共享,助力单位大有可为发展。加强理论指导实践,无论在管理上还是技术上,理论知识学习十分重要,前辈们积累的知识经验,也可以给我们的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和指引。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要多学习、多积累,在关键时候能派上用场解决问题。本次论坛加强了各个专业的相互交流学习,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启发了工作思路。
要勤于思考,做工作的有心人。论坛上各位青年代表的论文和报告,内容均源于实际工作,或提供一些常规监测过程中发现的简便方法,或来源于社会服务项目的规律总结,或着眼于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不足。这些内容落脚点或大或小,是各位青年代表在工作学习中踏实肯干,勤于思考,做工作学习的有心人而发现和总结出来的。对比自身,我要向他们学习,遇到事情、遇到问题多思考能否改进方法,能否化繁就简,能否快捷有序,以改进工作效果,提高工作效率。
要勇于创新,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时代发展的关键。立足工作实际,在技术上创新,我们才能解决陈旧问题,拿出以前拿不出的技术产品。在方法上创新,我们才能提高效率,做得更快更好。在管理理念上创新,才能立足传统、突破传统,依托现实、推动变革,适应新发展。面对水资源、水污染、水生态三大问题,我们只有在水量、水质、水生态三大方面,统筹兼顾,摒弃先发展、再治理的老路,革新理念,才能更好服务长江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水文、绿色水文、智慧水文、和谐水文的提出,正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创新思路,也是我们长江水文事业的未来。我们青年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这些新方向的研究实践。
要善于总结提炼。没有总结,就没有升华,就会与各种创新失之交臂。长江水文综合监测站网星罗棋布,资料积累时间长,监测参数全面,每年开展大量的监测和测量工作,收集了大量的数据资料。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分析和总结,从大量数据中发现规律和价值,形成更多理论和创新成果,让每个数据资料“活”起来,充分发挥它们的应有作用,为解决相关技术课题、问题挑战等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和智慧支撑,不断提高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本领。同时要重视技术成果交流和展示,广泛接收意见建议,做到精益求精。